•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专版
  • 9:开市大吉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QDII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专访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海外
  • 玩转钱包“三十六计”
    之“连环计”
  • 逆回购维稳资金 做杠杆债基套利
  • 对后市依然保持谨慎 超七成基金主动减仓
  • 人贵有自知之明 巴菲特不碰陌生股
  •  
    2012年9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11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1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玩转钱包“三十六计”
    之“连环计”
    逆回购维稳资金 做杠杆债基套利
    对后市依然保持谨慎 超七成基金主动减仓
    人贵有自知之明 巴菲特不碰陌生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逆回购维稳资金 做杠杆债基套利
    2012-09-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维稳资金,逆回购连续十二周精确出击。频度之高不仅创下近十年记录,由此带来高达5600亿的资金净投放,还相当于一次以上“降准”的效应。在当前的市场,债券基金做杠杆的投资模式依然被普遍接受,但无节制做杠杆的空间或被封住。

      财汇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14日,央行已经连续12周通过公开市场进行逆回购操作,累计净投放资金5650亿元。随着央行使用回购操作的频率越来越高,回购利率的信号作用也越来越强。

      一般而言,当市场资金面宽松,市场利率(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等指标衡量)低于央行合意利率的下限时,央行可以通过正回购操作回收流动性,引导利率上行;而当资金面紧张,市场利率水平大幅抬升的时候,央行可以通过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同时引导市场利率回归到合意区间。

      一旦资金价格处于或低于央行合意区间,资金就有可能变成了债券基金杠杆操作、套取收益的工具。

      比如,在今年上半年,资金面相对宽松、市场利率处于低位,债券基金普遍通过杠杆操作,积累了可观的收益。据银河证券统计,上半年90只一级债基平均收益6.26%,103只二级债基平均收益5.73%。债券产品,成为基金市场的“高帅富”。

      而在过去三年间,富国天丰创造了杠杆投资最为成功的案例之一。根据基金季报,在三年封闭期内,富国天丰的平均杠杆率在1.5倍左右。另据天相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在成立满三年的债券基金中,富国天丰以24.82%的业绩,领跑所有纯债基金。该基金还实现20多次逐月连续分红。

      但杠杆投资模式得以维系的前提是,资金成本维持在合意或较低的水平,信用利差具有吸引力,以及无信用事件的发生;否则,杠杆投资也会得不偿失。

      随着央行公开市场逆回购的精确出击,未来资金成本的压力不喜不悲。杠杆模式,还将是债券基金投资收益的幕后推手。

      目前,信用债与金融债收益率之间的利差水平,已回归到经济稳健增长状态下的合理水平;如果单从经济周期因素来看,目前信用债收益率的绝对水平,已处于2009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推出后的水平,投资价值逐渐显现;债券基金配置的窗口,再度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