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特别报道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道考题
  • 美国要保住货币主导权却不愿担责
  • 审计风险提示
    不能缺失惩戒性法律规定
  • 降刷卡费:银行拖延不办
  • 美元泡沫再度膨胀 我们还有什么选择
  • 国势逆转 心理失常
  •  
    2012年9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一道考题
    美国要保住货币主导权却不愿担责
    审计风险提示
    不能缺失惩戒性法律规定
    降刷卡费:银行拖延不办
    美元泡沫再度膨胀 我们还有什么选择
    国势逆转 心理失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势逆转 心理失常
    2012-09-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鸿斌

      ——日本政府“购岛”闹剧的起因

      陈鸿斌

      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之际,日本政府不但没有积极营造相应的庆贺气氛,反而一反几十年前两国政府达成的默契,与极右翼政客一唱一和,上演了一出“购买钓鱼岛”的闹剧,在神州大地激起了天怒人怨。中国政府作出了强烈反应,这一反应的力度超出了日本的预计,但事情显然还不会就此打住。日本最终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现在估计还为时过早。

      日本人精明而不高明,善于打小算盘,但往往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两年前它就因扣押中国渔船船长而引发了两国的领土纷争。其结果如何呢?不仅根本未能达到他们所预想的目的,而且当时的俄国总统梅德韦杰夫选择那个时机登上了国后岛。包括前苏联在内,其最高领导人登上两国之间有争议的岛屿,这是第一次,日本挨了一记闷棍。这次又怎样呢?就在中日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之际,韩国李明博总统又出人意料地登上了独岛,这不啻是在日本背后捅了一刀,而梅德韦杰夫总理也趁机再登国后岛,从而使日本在领土问题上三面受敌,陷入了“三面楚歌”的困境。

      原先风平浪静的钓鱼岛,为何突然波诡云谲,成为双边关系中的“导火线”?这与中日两国经济地位的互换不无关系。从1968年起,日本一直稳坐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的宝座,这一地位使日本人自我感觉极好。然而这一切在2010年戛然而止。原先一直为日本所“俯视”的中国,经济总量一举超越了日本,两国的地位发生逆转。这在日本人内心深处所产生的强烈震撼,是语言所难以形容的。

      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长达两千年,这在全世界都是十分罕见的,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在近代以前中国的力量始终强于日本,日本也因此一直师事中国,从各方面向中国学习。但即便如此,心气极高的日本人,总认为两国是平起平坐的。早在1000多年前,圣德太子就两次在给隋炀帝的信函中表露过这一心迹:“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到了近代,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脱亚入欧”跻身于帝国主义国家行列后,便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待中国,其国民心理得到了极大满足。

      十年动乱结束后,中国的经济一度到了崩溃的边缘。当时日本最担忧的是,中国经济一旦崩溃,势必会产生大量难民,而难民外逃的首选很可能就是日本。由于这一原因,日本率先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协助中国发展经济。

      孰料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经济泡沫破灭,经济一路下滑,而中国却由于改革开放极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持续高速增长,两国之间的差距急剧缩小,以致在2010年逆转,这真应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一说。日本人对此完全缺乏思想准备,尽管福田康夫前首相此前就不断告诫,中国将会超越日本,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谁都不以为然。一旦此事成为现实,日本人方寸大乱,应对失据,遂亟须通过某种渠道来宣泄其无名之火。而右翼势力瞅准了这一时机,以各党派具有“高度一致”的领土问题为切入点,领土问题因此在双边关系中急剧升温。在日本右翼势力看来,如今再不抓住机会巩固其对钓鱼岛的“实际控制”,今后随着中国更加强大,日本将永远失去这一历史机遇,所以,即便中国强烈反应,日本政府仍一意孤行。

      始终有一部分日本人以为中国成不了气候,会受到诸多国内问题的制约。这种认知的另一面是,似乎一旦中国真的发达起来了,那就会是日本噩梦的开始。其实,这是极为短视的偏见。从近年的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日本对中国的依赖越来越大。如果没有中国的支撑,日本经济就根本无法维持。日本人心里应该清楚,常年来,他们的经济主要依靠美国市场,如今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国已完全取代了美国。从最近10年的走势来看,这一趋势非常突出。2001年,在日本的出口中,美国占30%之多,而中国仅为7.7%。但到了2011年,美国的比重下降为15.3%,而中国却提高到19.7%。从进口来看,2001年日本进口的美国产品占到18.1%,而来自中国的产品占16.5%。但去年中国的比重猛升至21.5%,而美国却锐减至8.7%,以致日本企业的对华投资再度出现高潮。与此同时,日本在中国经济中的比重却不断走低。日本曾连续10年是中国的头号贸易伙伴,但在2002年以后便节节后退,目前已下滑至第四位,其比重从2001年的17.2%下降到去年的9.47%。中日合作究竟对谁更有利,这是一目了然的事。

      日本经济对外需的高比重依赖是无法降低的,在这一历史大背景下,野田内阁居然置中日关系大局于不顾,在“购岛”闹剧中越走越远,执意与中国交恶。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上半叶,日本的所作所为已铸成严重历史大错,如今竟如此逆历史潮流而动,难道真要重蹈覆辙?

      (作者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信息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