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专 版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巡礼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周小川谈地方债
    应主要出售给当地居民
  • 资本市场将推进15项重大改革
  • 金融产品创新,步子会更快
  •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
  •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提高银行业
    境外资产和利润占比
  • 沪、粤挑大梁 内地与港澳台金融合作更具潜力
  • 资管扩容中小险企有望分一杯羹
  • 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  
    2012年9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要闻
    周小川谈地方债
    应主要出售给当地居民
    资本市场将推进15项重大改革
    金融产品创新,步子会更快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推进金融业综合统计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提高银行业
    境外资产和利润占比
    沪、粤挑大梁 内地与港澳台金融合作更具潜力
    资管扩容中小险企有望分一杯羹
    完善投资者回报机制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资本市场将推进15项重大改革
    2012-09-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马婧妤

      体现“三化”特点,即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

      改革方向重点体现在三方面

      ◎大力发展三个市场,即场外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

      ◎放松对资产管理行业的限制,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

      ◎完善市场自身运行机制,推进发行体制、退市制度改革,严厉打击内幕交易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龚维松

      

      日前发布的《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引发业界热议。在绘就我国金融市场前进蓝图的同时,《规划》亦对资本市场提出了基本方略与具体目标。

      资深专家分析,从《规划》内容来看,未来市场发展将体现出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特点。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资本市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为实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总体目标,资本市场也必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十二五”着重开展15项工作

      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时期,按照“夯实基础,培育机制,完善结构,防范风险,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确定了资本市场发展和改革的重点工作。

      据悉,我国证券业在“十二五”期间将开展的重点工作具体包括十五项。即:加强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培育市场机制,推动市场有效运行和功能发挥;加强市场监管,维护“三公”原则;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探索集中监管、统一互联的债市体系;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建立各层次市场间的转板及退出机制;稳步发展期货市场,推出商品期货新品种的同时加强金融期货市场建设;推动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完善分红制度,引导加强投资者回报;增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竞争力,鼓励组织、业务、产品创新;研究制定监管框架,推进创投和股权投资基金规范发展;推动中介机构发展,提高其独立性、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发展多元化机构投资者队伍,提高风险认知水平;继续推进股票发行体制改革,简化审核、完善询价制度、推进发行方式创新;完善退市制度,加强退市公司股票的交易平台建设;完善并购重组制度,提升其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国际板市场建设。

      申银万国证券分析认为,综观《规划》,未来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将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三个市场,即场外市场、债券市场、衍生品市场;二是放松对资产管理行业的限制,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三是完善市场自身运行机制,推进发行体制、退市制度改革,严厉打击内幕交易。

      

      未来发展将体现“三化”特点

      资深专家分析,“十一五”时期,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重点,在于认真研究解决影响市场及证券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着力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同时加强和改进市场监管,从效果看,五年来,证券业发展和改革工作已取得较大成绩和显著效果。

      按照《规划》部署,到“十二五”期末,非金融业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将提高至15%以上。证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出发,资本市场在新一阶段的改革发展,将遵循“立足为国民经济服务、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大力加强法制建设、稳步推进对外开放、坚持市场发展与风险防范并重”的原则。

      专家预计,未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将呈现出市场化、法制化、国际化的特点。

      “市场化”表现为尊重市场规律,形成市场参与主体的自我约束与自我制衡机制,在定价、资源配置、选择与淘汰等市场基础功能的实现上更体现市场各参与方的意志;“法制化”即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得以科学、健康运行的法律保障,通过《证券法》、《公司法》等证券市场基本法的修订及《期货法》等法律及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的出台,逐步完善资本市场法制体系,并依法治市、维护“三公”原则;“国际化”既包括国际板市场的建设,也包括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引进来”、“走出去”,以及境内外投资资金的沟通与有序流动,促进资本市场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