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因势而变”
宏观环境对基金公司发展的影响不仅仅作用于表面的产品和业绩上,还作用于观念和精神层面上。
⊙孙昊 ○主持 于勇
适应性是生物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生物物种适应自然环境的特性。从适应的绝对性讲,适应环境对生物物种的生存有决定性的意义;从适应的相对性讲,物种的特征在通过遗传而延续的同时,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在经济领域中也存在着同样的适应性法则。举个简单的例子,全球金融危机前,金融投资机构在低利率环境中生成出了一个新的特征,即高杠杆率。一方面,在低利率环境中,融资利率成本的降低刺激了借贷,另一方面,低利率环境下的低资本回报促使投资者通过杠杆化来提高投资回报。金融危机后,信用价差的大幅度提高从另一个方面增加了融资成本,资本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高波动率又大大增加了杠杆化的风险,“去杠杆化”便成为金融投资机构的一个新的特征。
其实,中国基金公司对宏观环境也存在着相适应的关系。宏观环境决定了基金公司的很多行为和特征。
例如,我们都了解基金公司在产品方面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同质化问题。这种同质性很大程度是宏观环境决定的。首先,我们的股票及债券市场本身的产品就比较单一,可转债及认股证等投资工具有待进一步发展,企业债和高收益债市场均不发达,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也不好,相关的金融衍生品更是刚刚起步。其次,投资者的目标需求比较单一,绝大多数投资者拟在追求短期高回报,较少有投资者关注长期的负债匹配,而以减少投资组合回波波动率及获取稳定收益为目标的投资者就更少,这就使得基金公司的产品设计首先要强调预期回报。在证券投资工具无很大差异和投资者需求无很大差异的环境下,要求基金产品的差异化是不现实的。
又例如,现阶段基金公司更注重短期回报,这同样是受宏观环境的影响。基金经理创造回报的策略有很多种,这其中有短期策略,也有长期策略。至于基金经理使用何种策略最终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市场存在哪些策略机会?另一个是他对那些策略效果的确信度。就策略机会而言,现实市场中短期策略机会更多。中国处于经济的高速发展时期,在高速发展过程中,行业变化以及整合的速度快,上市公司的市场份额、技术竞争优势、盈利能力及盈利增长速度变化也很快。股票估值波动大,股价短期波动率也大。同时,行政政策和指令在我们的经济中仍起很大的作用,行政政策和指令对市场的影响更多地集中在短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政策市”,行政政策和指令的频繁变化增加了短期市场的波动性。而零售投资者的非理性、追涨杀跌、频繁换仓也加剧了短期的市场波动。这些都为基金经理提供了运用短期策略创造回报和超额回报的机会。而就策略效果的确信度而言,由于影响上市公司未来收益的因素常常在短时期内快速地变化,因此基金经理对上市公司长期价值的分析和把握变得比较困难,长期策略效果的确信度不高。加上很多上市公司只关注圈钱,并无长期经营打算,一些原始股东在锁定期满后甚至会疯狂套现,这就使得对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变得更加没有意义。在上述大环境条件中,基金经理更倾向于使用短期策略。而未来如果上市公司及相关行业发展变得相对稳定,行政政策和指令进一步被间接经济政策所取代,特别是年金类和寿险类等长期投资机构不断扩大之后,市场以及基金公司势必将更多地关注长期回报。
宏观环境对基金公司发展的影响不仅仅作用于表面的产品和业绩上,还作用于观念和精神层面上。这些观念和精神层面的影响更加难以发现,而观念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对基金公司未来的发展更加重要。在现实的环境中,人们尚缺少对制度规则的尊重和追求。很多人在期望改善自己命运及经济状况的时候,情愿花钱去求神拜佛,而不情愿费力去做优化规则和制度的努力。在投资领域,大众投资者更多地相信所谓的“神”(“明星基金经理”),尽管很多“神”其实也是鱼目混珠,但大家喜欢敬“神”,而不愿意敬奉理念和程序。在中国,国际明星投资家个人的作用被无限地放大,而少有人去分析和学习那些成功基金公司的制度化理念和程序。
中国的大环境和整体发展已经到了要优化规则和制度的时候了。基金公司未来发展最重要也许并不是产品的差异化,也不是看业绩的长期或短期,而是构建规范的投资理念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