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地产
  • A6:研究·市场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专 版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各地先行探索新增长点 哪片区域有望成下个热点?
  •  
    2012年9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各地先行探索新增长点 哪片区域有望成下个热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各地先行探索新增长点 哪片区域有望成下个热点?
    2012-09-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近年来,应对国内外经济的严峻形势,中央政府采取了许多重大的调控措施,其中一项重点就是发展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由东部向中西部延伸扩展,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态势,这也预示着区域经济新时代的来临。

      今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也使得我国地方经济发展受到考验,地方经济规划如何落实,资金从何而来,产业同质化竞争如何避免,未来是否还会有新一轮的产能过剩?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副院长、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维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秘书长兼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乃剑。

      ⊙记者 郭玉志 李雁争 ○编辑 龚维松

      新增长点在哪

      鼓励各地走出一条特色之路

      各地战略规划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项目类同,一旦各地普遍开花上马大项目,盲目发展高新技术项目,必然导致资源浪费

      记者:近几年地方区域发展规划遍地开花,仅仅就蓝色海洋经济而言,已经有九个地区有此类规划,产值目标总额达万亿。该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在当前中央层面不出台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条件下,是不是意味着让地方先行先试来寻找经济增长点?

      刘维新: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政府为了实现从外需转向内需,投资主导向消费主导转型,低中端产业结构向中高端产业结构转型,失衡型经济向协调型经济转型等一系列战略目标,采取了许多重大的调控措施,其中一项重点就是侧重发展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由东部向中西部延伸扩展,多点开花,齐头并进的态势,这也预示着区域经济新时代的来临。

      依据国外的经验:城镇化率一般在30-50%范围,是经济高速发展期;50-70%范围为平稳发展期,目前东部城镇化率超过60%,这就错过了最佳发展期。而中西部正处在30-50%之间最佳增长期。

      正是出于以上的考虑,2009年区域振兴规划的频繁出台。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一共批复了珠江三角洲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关中-天水经济区、中部地区崛起、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11个区域振兴规划,几乎是“十一五”之前4年的总和。

      2009年如此密集出台区域规划的原因是,2009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即将开始制订“十二五”规划,在这个之前,区域规划出台的目的是,在以大城市为中心前提下,如何实现城乡一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这样大背景下,必须提前做大区域规划,在这些规划下,再制订“十二五”规划,才有可行性。

      张乃剑: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确实受到了严重冲击,连续多年双位数增长的形势受阻。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提出保增长的战略是符合国情的。尽管如此,中国各地方加快区域发展的动力仍然十分强劲,区域竞争的态势更加激烈。当前中国处于“十二五”规划的起步阶段,各地方都为打基础、开好头积极做好规划的基础工作。在这种特殊形势下,各地出现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是非常可喜的。因此,各地出现了“大手笔规划、大战略实施、大项目带动”等现象。

      现在值得关注和警惕的是,各地战略规划趋同化现象较为严重,很多项目类同,一旦各地普遍开花上马大项目,盲目发展高新技术项目,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过不了几年,就会出现产业重新调整,后果是很严重的。现在中央不会出台大规划刺激经济政策,基于两种考虑,一是前几年的刺激能量还未完全释放完,有待进一步巩固提高。二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新的经济刺激目标比较模糊。中央鼓励地方自我发展,意在发挥地方的积极性。中国是大国,省、市、区,乃至一些地级市、县,都是实力很强的经济体,有的省、市经济实力,超过了一些小国,发挥各地方的积极性,潜力很大。

      因此,鼓励各地冲破经济危机困境,闯出一条发展特色经济的路子,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也是我国的国情、市情、县情所决定的。

      记者:然而,虽然规划频出,但是目前中国经济遇到了较大的下行压力,地方财政普遍非常紧张,如此多区域规划该怎么落实?投入资金从何而来?

      刘维新:不必担心区域规划带来的落实问题。正如我刚才所说的,目前的区域规划不是硬规划,而是指导性的,只是一个方向,没有要求具体的指标,不是计划经济时代的计划,要求生产多少粮食、钢铁。现在的区域规划是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因此金融危机后批复的区域规划,并不是着眼于给这些区域多少政策优惠、多少投资项目,而是给予更多的制度创新和实验的自主权力,引导科学发展,只有约束力没有强制力。

      张乃剑:当前各地地方财政压力大,主要源于国家对土地和房地产的严控。近20年,地方财力主要来自出售土地和房地产收益,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这一财源受到控制,地方财力紧张的矛盾就凸现了。因此,各地方出现规划的工业大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民生工程等项目进展困难的问题,是必然现象。解决当前这一突出的矛盾,主要是发展地方特色经济,通过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带动民营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农民向中小城市创业、就业。同时,带动农村发展、农业振兴、农民致富。

      各地的建设资金从何而来?应该主要来于民间资本,我国民间资本雄厚,经济发展越滞后,老百姓储蓄积极性越高,金融部门沉淀的资本越高。开发这一资本,主要要加强金融体制改革。目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资本流动不畅、流动不快,民间资本活力不强的矛盾相当突出。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仅靠国家投入,短时期应急放水手段刺激,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违背国情,违背科学发展观的。

      如何协调发展

      中西部可在三农上大做文章

      不解决中、西部广大农民致富问题,小城镇发展问题,片面强调大工业带路,城市化带动,中、西部发展会没有基础,缺乏后劲

      记者:您认为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中,东部、中部、西部如何协调发展?在承接东部转移的趋势下,地方产业同质化的现象是否存在?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产业同质化的问题呢?

      刘维新:现在我们国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同质化的问题是存在的,而且有些地区是比较突出的。但是我认为,产业同质化还不是当前最紧迫的问题。要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交通体制的改革是要紧的。

      2003年以来,在“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带动下,我国共建高速公路4万多公里,累计投资2万亿以上,覆盖了我国的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基础设施落后局面以及交通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推动了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在我国海、陆、空的整体交通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由于交通整个统筹协调体制没有解决,导致整体运输力难以有效发挥,并产生一系列问题。

      第一,海、陆、空运输统筹与协调问题。目前空中运输(客与物)由国家民航局管理,海运、陆运为交通部管理,铁路运输为铁道部管理,各自建设各的互不通气,并形成恶性竞争。尤其是高铁与航空的竞争十分明显。这既浪费了土地资源(高铁和机场都要土地)和交通运输资源,又妨碍各自优势和特点的发挥,没有人统筹去统一考虑。

      第二,重高速、轻普通的倾向明显。近些年来,高速公路、高铁得到“大跃进”式的发展,其建设资金从2006年的3000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3万亿元,增长10倍,而大多用于双高。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还有100个乡镇,4万个建制村不通公路,全国简易的路面占到公交总量55.4%。

      第三,双高的发展规模与适度超前的问题。高速公路和高铁的兴建,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水平相适应。双高建设的速度和规模,都不能盲目。必须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实际需要的土地资源状况,二是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收入水平和长远整体利益;三是要与普通交通运输相协调,满足各种收入水平人员的需要,以方便人们的出行和承受能力为出发点。

      第四,交通运输结构的合理布局问题。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海、陆、空交通网络与运输结构合理布局,才能做到各显其能,发挥不同运输能力的特点,做到节约资源方便群众减少成本的目的。这就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体制。目前我国交通运输的多头领导,政出多门的现象,应通过体制创新和改革加以解决,结束政出多门的乱象。

      张乃剑:区域协调发展是世界难题,更是中国难题,从地理经济划分,中国区域经济主要有三大板块,即东部、中部、西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把东、中、西部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长远战略,效果是明显的,但东部、中部、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很大。

      中西部近几年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很大部分来自国家对交通、通讯、文化、科技、能源、矿业的投资拉动,另外,就是中央大企业对中、西部若干产业项目的投资拉动。真正意义上东部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向中部、西部产业规模性转移的趋势,并未形成,这是影响中、西部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

      现在中、西部与东部产业同类化、同质化的矛盾并不突出,还未形成规模性效应。中、西部今后发展的出路仍然需要在三农问题上大做文章,不解决中、西部广大农民致富问题,小城镇发展问题,片面强调大工业带路,城市化带动,中、西部发展是没有基础的,缺乏后劲的。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主要经验,首先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解决了农民奔小康问题,农民致富了,推动了小城镇发展,推动了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了大中城市发展,促进了科技、人才的流动,实现了东部地区对市场的垄断,科技、人才、信息的垄断。

      挖掘区域亮点

      新兴产业集群

      将在东部崛起

      类似无锡国家传感网新兴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很快,未来10—15年,新兴产业集群将在东部不断崛起,形成世界性的新兴产业高地,这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

      记者:您认为下一阶段区域经济的亮点是什么?是不是在区域经济规划中根据各地情况有侧重地扶持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比如此前无锡出台的《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这种类型?

      张乃剑:未来世界性的新兴产业群有可能在中国东部出现。例如,生命科学的医药产业,换代性的电子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目前,中国出现规模性的新兴产业集聚点仍然在东部,类似无锡国家传感网新兴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很快,未来10—15年,新兴产业集群将在东部不断崛起,形成世界性的新兴产业高地,这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而中、西部的新能源新兴产业,稀有矿产加工业,特殊资源的开发产业等,也有可能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但将会是10年之后。

      记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您更看好哪个区域经济,哪些省市,或者中东部或者西部,为什么?

      刘维新:研究哪块区域更有增长潜力,要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需要四个基本条件:

      一是通达的交通网络体系。这种网络体系不仅仅是城际高铁,还需要有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能通达到每个乡镇和村庄,形成发达的物流、人流、信息流,这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基本的条件和动力。

      二是内在的经济联结的网络体系。这种经济网络是指在一个地区间形成产品加工配套网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一个地区内就完成产品集结和向外销售,并创造出产品品牌,这是区域经济形成的基础,也是发展的动力。

      三是充满活力的实体经济。一个国家的富强必须依靠高科技、先进的制造业,以及现代化的服务业,如现代金融业,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一个地区也是如此,单纯地依靠房地产拉动是不能持久的,也是没有前途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单靠房地产的炒作获得成功的。

      四是坚强的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城市的辐射力与吸引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源泉。城市辐射力与吸引力越大,影响的区域范围越宽。一座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一般影响范围都在300-500公里。因此,大城市的经济实力对区域经济至关重要。

      以上四点,既是区域经济形成的条件和基础,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的城市群有哪些呢,我认为有三个区域。第一个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二是滨海新区,第三是重庆的两江开发。从目前的基础来看,这三个区域“十二五”的增长潜力最大。

      张乃剑:从目前国内、国际形势看,我国可能出现两个大的区域发展亮点。一是东部的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这一区域面临发展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机遇,长吉图先导区建设、珲春—图们江示范区建设,已列入国家和国际战略规划,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已列入三国谈判日程,发展势态较好,一旦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成,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将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将会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个重点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广西和四川,这三省区是中国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腹地,市场前景好,三地区资源丰富,这一地区是中国加入东盟贸易区的最大受益者,具备了三省区跨越式发展的得天独厚条件,在未来20年中,这三省区的发展有可能是历史性的,将成为西部大开发最成功的地区和最富裕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