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专 版
  • A3:专 版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动向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专 版
  • A13:专 版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大股东撮合 小股东跺脚
    中国医药吸并天方药业愿景落空
  • 中电环保拟1.39亿
    收购国能环保100%股权
  • 光华控股拟购青海湖水泥
  • 北新建材
    石膏板产能全球第一
  • 迁 址 公 告
  • 上市公司内控百强
    国电电力排名第六
  • *ST北生重组果然有“后招”
    罗益生物登场取代尖山光电
  • 武汉塑料
    重组再度延期三个月
  • 山东证监局
    召开辖区公司董秘例会
  • 湖北能源多元扩张势头猛
  • 中联重科回应质疑:公司财务数据真实可信
  •  
    2012年9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公司·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公司·动向
    大股东撮合 小股东跺脚
    中国医药吸并天方药业愿景落空
    中电环保拟1.39亿
    收购国能环保100%股权
    光华控股拟购青海湖水泥
    北新建材
    石膏板产能全球第一
    迁 址 公 告
    上市公司内控百强
    国电电力排名第六
    *ST北生重组果然有“后招”
    罗益生物登场取代尖山光电
    武汉塑料
    重组再度延期三个月
    山东证监局
    召开辖区公司董秘例会
    湖北能源多元扩张势头猛
    中联重科回应质疑:公司财务数据真实可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联重科回应质疑:公司财务数据真实可信
    2012-09-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赵碧君

      ⊙记者 赵碧君 ○编辑 全泽源

      

      9月28日,中联重科迎来了他20岁生日。有意思的是,在此生日前几天,有个别声音突然质疑中联重科上半年财报数据存虚增利润嫌疑。对此,中联重科副总裁、财务负责人洪晓明女士接受采访时强调:“中联重科财务数据真实可信,并欢迎公众监督。”

      上半年在工程机械行业整体不景气态势下,中联重科实现盈利同比增长21.5%,成行业唯一一家实现收入和利润正增长的上市公司。不过这也招致个别媒体质疑公司对财报数据的“特殊处理”。

      针对个别媒体曝出中联重科应收账款按账龄的坏账计提比例有所下降问题,洪晓明回应称,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司向各客户销售政策也趋于多样化,特别是融资租赁销售收入的逐年增长,使公司应收款项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入及义务发生了变化。为更真实、完整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结合目前的经营环境及市场状况,整体考虑公司应收款项及融资租赁款的可收回性,公司管理层对应收款项(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中“根据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账龄分析法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及“应收融资租赁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会计估计从2011年10月1日开始变更。公司对应收款项中“根据信用风险特征组合账龄分析法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的会计估计进行变更是在运用了迁徙法测算历年坏账沉积率而得出的,是完全符合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的。

      洪晓明还指出,考虑到公司自2007年以来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经验数据,因此从2011年度开始本着谨慎性原则对应收融资租赁款计提了坏账拨备,0.7%的应收融资租赁款拨备率是在充分考虑了历年以来应收融资租赁款逾期情况、回款情况及抵押物资变现情况后测算出的综合结果,完全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公司融资租赁销售所承担的风险程度。以上会计估计变更充分体现了公司面对坏账风险所一贯秉持的谨慎态度。

      上半年相关公司财务报告显示,针对单项金额重大且单项计提的坏账拔备:中联重科为1.44亿元 ,三一重工为0、徐工集团为0.56亿元;单项金额虽不重大但单项计提坏账拔备:中联重科为1.61亿元,三一重工为0.32亿元、徐工集团为0.13亿元;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拔备余额,中联7.73亿元,占应收账款比例3.7%;三一为12.29亿元和4.9%;徐工则为6.26亿元和3.59%。

      “可以说,中联重科对坏账拨备的计提更加全面、科学、充分,比例和金额适当。”洪晓明如此表示。

      中联重科认为,公司之所以能取得逆势增长,除了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均衡的产品结构、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和更高的运营效率之外,还与公司长期坚持“现金为王”的稳健的财务策略密不可分。据悉,9月28日,中联重科将迎来他20岁的生日。20年前脱胎于科研院所,如今以年均60%以上的增长率高速发展,从科研机构的象牙塔到迈向了世界的大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