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专 版
  • A3:专 版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动向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专 版
  • A13:专 版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深化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建设 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
  • 抢抓战略机遇 打造滨海昌邑
    努力在推进“蓝黄”两区建设中率先突破
  • 瞄准高端 奋力突破
    推动高密蓝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拓展城市空间 搭建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  
    2012年9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专 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专 版
    深化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建设 争当全省科学发展排头兵
    抢抓战略机遇 打造滨海昌邑
    努力在推进“蓝黄”两区建设中率先突破
    瞄准高端 奋力突破
    推动高密蓝色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拓展城市空间 搭建县域经济发展平台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抢抓战略机遇 打造滨海昌邑
    努力在推进“蓝黄”两区建设中率先突破
    2012-09-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访昌邑市委副书记、市长吕珊珊

      昌邑市地处山东半岛西北部、渤海莱州湾南岸,古称鄑邑、都昌,秦朝设县,宋朝定名,春秋战国时为晏子食邑、孙膑封地,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县沿革史。市域总面积1627.5平方公里,辖6个镇、3处街道、691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58万,是“中国丝绸之乡”、“华侨之乡”和“中国溴·盐之乡”。2011、2012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具有悠久历史的昌邑,当前正在进行新的建设和发展。昌邑市委副书记、市长吕珊珊日前向我们介绍了昌邑的建设情况,更勾画出昌邑富有吸引力的未来。

      据吕珊珊介绍,近年来,昌邑市抢抓“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加快实施的重大机遇,坚定不移地稳增长、调结构,努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58亿元,同比增长8.3%。1—8月份,实现财政总收入21.18亿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39亿元,分别增长5.9%和1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1.21亿元,增长22.3%。全市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昌邑市地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交汇融合区域,区位、政策、资源、产业优势突出,发展潜力巨大。此外,昌邑的产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盐及盐化工、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五大产业集群为主导,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介绍了昌邑的基本情况后,吕珊珊开始细述昌邑的具体四大发展战略。

      “首先是滨海开发的强力推进。我们立足滨海空间、资源基础,使滨海开发成效明显。”据吕珊珊介绍,昌邑滨海开发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截至目前,昌邑滨海(下营)经济开发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2亿元,配套面积达到53.7平方公里;产业聚集步伐加快,已落户项目126个,总投资440.3亿元。

      “其次是产业转型步伐加快。昌邑正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坚持改造提升五大传统产业和培植壮大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20家,1—8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1.3亿元。同时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建成了文化中心、中央商务区等重点服务业项目,1—8月份,完成现代服务业投入23.9亿元。

      此外,昌邑的城镇建设亦日新月异。“我们加快推动城镇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型,城镇建设向提升功能和品质转型,城镇管理向信息化、一体化转型。‘智慧昌邑’建设正快速推进,一期12大平台建设进度过半。沿潍河发展、跨潍河发展步伐加快,基础设施惠及面积达到60平方公里。实施了总投资306.8亿元的122项重点工程,公共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昌邑还坚持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吕珊珊指出:“我们坚持对外商内商一视同仁,变单纯靠优惠政策招商为靠服务招商、靠功能和整体环境招商,促进了资本、项目、人才聚集,营造了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