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基金投资日趋谨慎
⊙记者 赵晓琳 ○编辑 全泽源
在实体经济不景气和二级市场持续萎靡不振的背景下,三季度外币股权投资基金自2011年二季度以来再次在募资金额上压倒人民币基金成为市场主力;在募资方面持续遭遇寒流的本土基金,在项目投资也开始颇为“惜金”,投资案例连续四季度下滑,投资规模向小型化发展。
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数据统计结果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共有45支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成募集,共计募集到位26.69亿美元;从新募基金的币种来看,外币基金自2011年二季度以来再次在募资金额上压倒人民币基金成为市场主力。
外币基金募集金额反超人民币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共有45支可投资于中国内地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有资金募集到位,基金数量与一季度持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7.1%。45支基金共计募集26.69亿美元,同比下降幅度较大达到79.3%,但与上季度相比环比增长20.7%。值得注意的是,本季新募基金平均单笔募资规模5931.31万美元,为2010年以来最低,募集数量多而资金到位少,募资活动的低迷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2012年第三季度,40支新募人民币基金共计募集到位12.43亿美元,基金数量为季度总额的88.9%但金额却只占到全部的46.6%。由此可见,本季度募集到位的人民币基金普遍规模偏小,平均规模仅有3107.35万美元,只有两支基金募资金额在1亿美元之上。而经历了二季度的沉寂后,外币基金开始发力,三季度募集到位5支基金,募资总额14.26亿美元,平均规模2.85亿美元。外币基金的平均规模为人民币基金的9.18倍。
投资案例数连续四季度下滑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完成投资交易94起,案例数量同比回落56.1%,环比回落21.0%;投资金额方面,本季度披露金额的80起案例交易总额为53.63亿美元,同比减少7.0%,环比增长63.7%。但值得指出的是,本季度互联网行业出现一笔大宗投资交易,如果不考虑该宗交易影响,其余案例的平均规模仅有2,611.73万美元,与二季度的平均规模3309.40万美元相比又缩小21.1%。
对此,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郑知行认为,在经济下行风险未消除的当下,投资规模向小型化发展的趋势充分反应了投资人险中求稳的心态。
境外退出回报倍数偏低
2012年第三季度,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共发生退出案例37笔,较二季度55笔环比减少32.7%,较2011年三季度同比减少15.9%,共涉及企业27家。37笔退出案例中,IPO方式退出共有34笔,占全部退出数量的91.9%,并购、股权转让、股东回购各有一笔退出。从投资机构类型方面来看,37笔退出案例中包括本土机构退出30笔,外资机构退出7笔。
从IPO退出的市场分布来看,三季度境内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发生在深圳创业板、深圳中小企业板、上交所的退出案例各为10笔、9笔、8笔,另有7笔案例发生在香港主板和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相比之下,中概股赴美上市之路依然寒冰未解,中概股频遭做空机构打压,越来越多的在美上市企业选择私有化退市,种种迹象打击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信心,目前已连续两季度无美国市场IPO案例。从退出回报上来看,34笔IPO平均回报水平3.05倍,但在发生在香港主板IPO的6起案例平均回报仅为1.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