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研究·数据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9月CPI涨1.9%重返“1时代” 双降时点或延后
  • 外贸寒冬延续
    家电新型建材有望率先“突围”
  • 基金:应重点关注业绩增长确定股
  • 家电业
    转型框架初成
  • 外贸数据好转难改整体疲弱态势
  •  
    2012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2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焦点
    9月CPI涨1.9%重返“1时代” 双降时点或延后
    外贸寒冬延续
    家电新型建材有望率先“突围”
    基金:应重点关注业绩增长确定股
    家电业
    转型框架初成
    外贸数据好转难改整体疲弱态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9月CPI涨1.9%重返“1时代” 双降时点或延后
    2012-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梁敏

      在整体经济回落背景下,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如期出现小幅回落。不过,近期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出口等数据均有所改善,经济企稳迹象明显,预计四季度经济有望保持温和回升态势。在此背景下,分析人士指出,宏观政策放松空间可能有限,降息降准时点或延后。⊙记者 梁敏 ○编辑 衡道庆

      全年通胀无忧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上涨1.9%,较8月份2%的涨幅回落0.1个百分点,符合此前市场预期。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宇雯称:“9月份非食品价格上涨主导的新涨价因素较8月上升1.34个百分点,而翘尾因素大幅下降约0.47个百分点,使得9月CPI同比涨幅出现下滑。”

      王宇雯认为,国庆节后猪肉价格继续回升,国际粮价也大涨,加之非食品价格上涨影响,总体来看四季度CPI会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为2.3%,全年涨幅小幅下调至2.7%,通胀压力较去年明显减轻。

      央行副行长易纲日前在出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行东京年会时表示,今年中国CPI涨幅有望保持在2.7%左右,今后需密切关注农业和农产品价格以及输入型通胀对CPI的影响。

      可见,在经济增长疲弱的背景下,今年通胀无忧。市场普遍认为,今年CPI涨幅将控制在3%以内,低于年初制定的4%的目标。

      尽管如此,还是有分析人士提醒,明年物价可能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究其原因,一是受欧美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风险持续存在,国内输入型通胀压力将增大;二是国内稳增长政策等可能催生新一轮投资升温,带动物价过快上涨;三是猪肉价格进入上行周期。

      或是基于此种考虑,从近期央行的一些表述中也可以感觉到,相较于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更倾向于运用逆回购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企稳信号强烈

      受经济增长放缓拖累,9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继续下跌3.6%,跌幅创35个月来最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9月PPI环比跌幅已大幅收窄,且购进价格转正,说明伴随政府投资逐步增加,投资品需求正在上升,上游行业盈利最糟糕的时期可能已过去。这一向好迹象与此前公布的诸多回暖数据一起,表明经济可能即将见底,四季度经济有望企稳回升。

      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宏观经济先行指标来看,在连续回落四个月后,9月份PMI开始回升;9月单月出口规模也创历史新高,出口增速有望“渐进趋稳”;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均较8月份有所增加,市场流动进一步改善。

      此外,国家统计局将于本周四公布包括投资、消费和工业增加值在内的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分析人士预计,9月份工业生产增速仍将保持个位数增长,不会出现明显改善,但投资和消费增速将企稳。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易纲指出,近期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这不仅反映出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外部需求疲软,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主动调控的结果,中国正在努力转向以内需为主导的增长方式。预计中国经济下半年将保持平稳增长,中长期仍将保持较强的增长动力。

      事实上,2012年已过大半,全年整体经济形势局势日渐明朗,尤其是随着下半年实施的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逐渐发挥成效,专家普遍预计,年底中国经济增速会企稳回升,今年实现7.5%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无虞。

      

      政策放松有限

      正是基于经济将企稳回升的预期,加之近期流动性改善,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未来货币政策放宽空间不大,降息降准时点或延后。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表示,当前经济政策的特点是稳增长和控房价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虽然物价形势总体平稳,但M2增速已经高达14.8%,M1增速回升也较快,降息降准既没有必要性,也没有可能性。

      “经济筑底阶段要有一点耐心,急着放松银根,就可能为未来的通胀压力埋下隐患。”范剑平提醒说。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也称,近期央行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保持市场利率稳中趋降,显示政策的方向仍是放松。但由于9月货币条件改善超预期,央行近期采取降低存准率和基准利率等大力度放松措施的可能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