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研究·数据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证监会力推“阳光作业”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过程首度全公开
  • 61单在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公开
  • 审计纠纷有解 中概股上市窗口或明年打开
  • 保监会将进一步放松管制险资运用市场化加速
  • 央行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 中美审计跨境监管合作破冰
  • 保代资格管理移交中证协
  •  
    2012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4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要闻
    证监会力推“阳光作业”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过程首度全公开
    61单在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项目公开
    审计纠纷有解 中概股上市窗口或明年打开
    保监会将进一步放松管制险资运用市场化加速
    央行将加强宏观审慎管理
    中美审计跨境监管合作破冰
    保代资格管理移交中证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审计纠纷有解 中概股上市窗口或明年打开
    2012-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中国证监会、财政部与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PCAOB)于近日签订了美方来华观察中方检查的协议,同意PCAOB派员工以观察员身份来华观察中方对在美注册的境内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的检查。这次跨境监管合作的破冰,或将为今后中概股信心恢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次公布的试行制度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中美间跨境监管协议的破冰之举,是中美审计纠纷问题的初步解决方案。这个原本计划2011年底前达成一致的中美跨境监管协议,终于有了进展。PCAOB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虽然跨境监管目前并没有达成,但希望此后访问和观察达成的一致,可以在联合监管前建立相互的信任。

      2011年7月和2012年1月,中美双方就中美审计跨境监管问题进行了两轮会谈,就双方关注的问题充分交换了意见,并就下一步监管合作达成了初步意向。

      目前,投资者对中概股信心恢复仍需时日。美国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执行副总裁斯考特·卡特勒表示,中国企业IPO数量减少是因为信任和信心下降,在重新建立信心和信任之前,市场仍会低迷。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最新统计,今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在海外IPO融资额同比、环比均呈现较大跌幅,12家海外上市企业分别选择了香港主板和法兰克福市场。

      截至目前,继上半年“唯品会”上市后,再无中国企业赴美IPO。相比2010年全年46家中国企业在美IPO的顶峰时期,不到两年时间里中概股群体中就涌起一股私有化退市潮。

      不过,在与浑水等做空机构几轮较量之后,中国企业和投资人开始主动还击。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牵头数十名投资者和企业家联名抨击以香橼为主的关注中概股的做空机构,指责它们把完全没有问题或问题不大的守法公司作为目标,利用美国投资者没有办法去核实真伪的状况,伪造信息撰写造谣报告。这种抱团反击使做空中概股的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尽管中概股在美目前仍处在“黑暗期”,但卡特勒对未来较有信心,他说:“目前要恢复信任和信心还需要时间,我期待上市窗口到2013年第二季度能够再次打开。”(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