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研究·数据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国际头条摘要
  • 金融危机以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 莫言的美国翻译:他的作品有狄更斯风格
  • 瑞士军演防欧债危机失控
    诺贝尔和平奖真成“笑话”?
  • 诺贝尔经济学奖爆冷压轴
    博弈论有望再火一把
  • “数”说诺奖
  •  
    2012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海外
    国际头条摘要
    金融危机以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及其主要成就
    莫言的美国翻译:他的作品有狄更斯风格
    瑞士军演防欧债危机失控
    诺贝尔和平奖真成“笑话”?
    诺贝尔经济学奖爆冷压轴
    博弈论有望再火一把
    “数”说诺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数”说诺奖
    2012-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梁伟

      

      压轴的经济学奖的颁出,为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画上了句号。今年的诺奖六大奖项,带给人们的有惊喜,有诧异,也不乏争议。诺奖背后到底有多少故事?不妨看看以下的一些数字。

      67岁/90岁——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获奖当年的平均年龄和最高年龄。

      要得诺奖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特别是经济学奖。以今年为例,罗斯的年龄为61岁,沙普利更是89岁高龄。美国经济学家里奥尼德·赫维茨2007年因机制设计理论获诺奖时,已是90岁高龄。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审们似乎很忌讳“赶时髦”,很多获奖者的获奖成果很早就已面世,但直到多年甚至数十年后才得到诺奖的认可。这样的评选思路有利有弊,从好的方面说,获奖的多是德高望重的资深学者,但从消极的一面看,这并不利于鼓励中青年的经济学家。

      50年——获诺贝尔奖提名的名单必须保密的时间。

      根据规定,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的名字外,其他曾进入诺奖候选名单的人的姓名都不对外公开,直到50年之后。如此一来,“专家”们大可放心地猜测某某获得了某年的诺奖提名,因为其真实性要到半个世纪后才可得到验证。

      863——自1901年创立以来,诺贝尔奖获得者(或机构)的人次。

      在这其中,有839次获奖的是个人;另有24次获奖的是机构,比如这次得奖的欧盟。

      6——曾不止一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或机构)。

      有史以来共有4个人两获诺贝尔奖,分布在物理学、化学、和平奖领域。居里夫人曾分别在1903年和1911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Linus Pauling是唯一一位单独获得两个不同诺贝尔奖项的个人,分别在1954年和1962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和和平奖。

      国际红十字会和联合国难民署分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三次和两次。

      70/50——诺奖经济学奖自1968年颁布以来,共有70位获奖者。其中,有50位来自美国。

      相比其他诺贝尔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一大争议在于其过于强烈的地区色彩,换句话说,非美欧经济学家几乎没有可能获此殊荣。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可能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候选人不能自荐,要由具备提名权的个人推荐,而有资格提名的大都是欧美圈内的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