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研究·数据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期货业务行政审批“松绑”
    “证银期”大融合时代到来
  • 9月经济数据影响偏空 大宗商品承压回落
  • 急功近利的行情难持久
  • 华润信托首批对冲产品
    本月将放行
  • 摩根大通三季度净收益
    创历史新高
  • 大商所与纳斯达克OMX集团
    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 股指徘徊不前
    短期反复整固
  • 广州证券红棉安心回报
    债券型产品将于近期发行
  •  
    2012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期货业务行政审批“松绑”
    “证银期”大融合时代到来
    9月经济数据影响偏空 大宗商品承压回落
    急功近利的行情难持久
    华润信托首批对冲产品
    本月将放行
    摩根大通三季度净收益
    创历史新高
    大商所与纳斯达克OMX集团
    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股指徘徊不前
    短期反复整固
    广州证券红棉安心回报
    债券型产品将于近期发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货业务行政审批“松绑”
    “证银期”大融合时代到来
    2012-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涉及期货行业的相关项目共计9项。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有利于加强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及银行间的合作。

      ⊙见习记者 董铮铮 ○编辑 叶苗

      

      日前,国务院公布了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涉及期货行业的相关项目共计9项,包括期货IB业务和银行期货结算资格等行政审批项目的取消尤为引人瞩目。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有利于加强期货公司与证券公司及银行间的合作。

      9项有关期货行业的项目具体包括,金融期货交易所结算会员结算业务资格核准;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资格审批;期货公司变更公司形式的审批;期货公司变更注册资本部分事项审批:同比例增减资审批;期货公司变更5%以上股权部分事项审批:不涉及新增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且控股股东、第一大股东未发生变化的变更的审批;期货公司变更境内分支机构营业场所审批;期货公司变更境内分支机构负责人审批;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期货结算业务资格核准;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期货保证金存管资格认定。

      

      “证期合作”将迎来无缝对接

      在涉及期货行业的9个相关项目中,最受业内瞩目的期货IB业务资格核准审批的取消,将有望给期货行业带来新的契机,业界人士普遍表示,此举是行业内一大利好,券商和期货公司的对接将空前紧密起来。

      此前,在《期货交易管理条例》(国务院第489号)中规定,从事期货投资咨询以及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等业务的其他期货经营机构,应当取得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业务资格,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制定。

      “这是我们一直期望的”,中证期货副总经理景川表示,“比我想象的迈进一大步”。取消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资格审批,对期货公司开展业务有很大的促进,而行业规范完全可以依靠自律组织管理,不仅对券商系期货公司意义重大,对于没有券商背景的传统期货公司来说,与证券公司的合作也会增加。

      广发期货总经理肖成认为,这是“大势所趋”,随着股指期货的上市及国债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即将问世,证券市场和期货市场的打通,将进一步便利客户,也会给期货公司带来实实在在的商机。

      据了解,今年以来已有不少期货公司将IB业务作为发展重点,对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自身的经纪业务。相关期货公司介绍,由于A股市场走弱,使得原本证券市场的投资者更加重视股指期货的作用,这批潜在客户的开发对于期货公司来说是一片蓝海。

      

      中小银行有望深度参与期市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期货结算业务资格核准”和“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期货保证金存管资格认定”项目也被取消了。

      《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事期货保证金存管、期货结算业务的资格,需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审核同意后,由国务院期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从事期货相关业务已具备相应的法律基础,亦已具备开展业务的全部条件。此次行政审批的松绑,将使得期货结算和保证金存管业务有望对中小商业银行放开,“这样一来,有很多业务可以推进”,景川告诉记者,政策的放开或使期货公司与商业银行间的合作也加强。

      据了解,目前仅有工、农、中、建、交五大银行拥有期货结算和保证金存管业务资格。业内人士透露,由于历史原因,现货企业往往不愿意在五大行开户,而要把资金移到五大行,此举对客户来说非常不便,资金不能一起运作。如果中小商业银行能获得期货结算和存管业务资格,将有利于期货公司拓展与银行间的业务,中小商业银行自身期货业务部门的职能也将得到有效发挥。

      “各种松绑举措综合反映了一个现象,就是金融机构将为客户提供的全方面服务。”肖成表示,期货行业的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大融合的过程,证券、期货、银行市场之间的放开,是整个行业市场化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