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调查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研究·数据
  • A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三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项目
  • 北海国发深陷资金危局
    实际控制人零利率“输血”
  • 海普瑞1000万美元参股海外公司
  • 国瓷材料高于市价推股权激励
  • 张化机3.77亿布局海工装备
  • 今年四家深企
    闯关中小板三家被否
  • 华菱星马、中粮屯河调整定增方案
  • 贵州百灵董事长
    首次回应“爱透”质疑
  • 苏州市天龙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 税收债务成功“清障”*ST中华进入破产重整缓冲期
  •  
    2012年10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公司·纵深
    三公司中标国家电网项目
    北海国发深陷资金危局
    实际控制人零利率“输血”
    海普瑞1000万美元参股海外公司
    国瓷材料高于市价推股权激励
    张化机3.77亿布局海工装备
    今年四家深企
    闯关中小板三家被否
    华菱星马、中粮屯河调整定增方案
    贵州百灵董事长
    首次回应“爱透”质疑
    苏州市天龙拍卖有限公司拍卖公告
    税收债务成功“清障”*ST中华进入破产重整缓冲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四家深企
    闯关中小板三家被否
    2012-10-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雷中校 彭超 ○编辑 全泽源

      

      随着深圳崇达电路上会被否,截至目前4家冲刺中小板的公司已经有3家被否,过会率极为低迷。同期冲刺创业板的11家中,却有9家获得通过。通过率明显好于中小板。专家认为,这或许与“板性”没有关系,但却折射审核趋严态势。

      截至目前,深圳今年共有15家公司上会,有5家被否,被否率约33%,但具体分析被否个案,却呈现出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其中创业板共有11家上会,仅2家被否。同期,有4家公司冲刺中小板,仅奋达科技一家通过,其余3家“麦格米特、天珑移动、崇达电路”悉数被否,否决率高达75%,被否原因涉及关联交易、募投项目前景黯淡、虚增收入等。

      一位密切跟踪IPO的业内人士表示,“今年我们跟进的几个项目都是创业板的,中小板公司明显少了。”

      记者致电一家已披露材料拟闯关中小板公司,董秘表示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但对他们而言,目前还是在正常的准备工作中,“完善自身是最重要的”。

      记者采访的深圳一家PE负责人表示,拟上市公司选择板块一般都是根据规模、营收等条件来抉择,基本上在辅导之初都会有明确要求,一般不会出现摇摆情况,除了极少部分企业,比如神舟电脑曾考虑过中小板,后来又改换创业板并成功过会。

      深圳一家知名券商的保荐代表人认为,深企冲刺中小板成功率不高或许是巧合。他举例说,前段时间某地域的公司被否较多,外界也有一些议论,但后来了解到没有特别原因,是企业各自都有一些硬伤。

      另外一名杨姓保荐代表人曾负责过深圳某项目,此前也冲刺中小板失利。他也认为,可能还是因为企业本身的原因,“应该不是板块方面的特殊原因,还是个案吧”。

      接受采访时,除了上述分析外,大家更多的则将其归结于IPO审核更严的原因。

      近期, 监管层整肃证券市场违法违规的决心和力度在不断增强。据新华社报道,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强调,根据证券法的相关规定,发行人报送的证券发行申报文件必须真实、准确、完整。无论发行人处于发行申请的哪一个阶段,即使已撤回发行申请材料,只要申报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均属重大违法行为,证监会将依法严肃处理,追究各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认为,IPO过会率偏低,说明监管层对于企业上市的审核更为缜密严格。市场人士表示,日前证监会对于新大地的立案稽查更进一步透露了这一信号。

      深圳一资本市场资深人士则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说:“深圳近两年上市中小板的企业,除了比亚迪外,其他的都相对一般,知名企业基本都已上市了”。他认为,目前深圳储备的多是体量较小企业,在各方面更适合创业板,相对而言,拟冲刺中小板企业准备情况就不一定很充分。“主要还是在于企业本身的情况,在更严厉的审核标准下,瑕疵较多的公司自然就难以过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