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梁敏 秦菲菲 ○编辑 衡道庆
山东、福建、浙江、天津等8个省市海洋功能区划日前集中获批。业内人士认为,海洋经济有望成为未来经济新的增长极。在海洋产业方面,海洋渔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港口物流业等产业将成为发展重点。
海产养殖环境稳步改善
国务院此前批准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 年-2020 年)》,曾明确划分了农渔业、港口航运、工业与城镇用海、矿产与能源、旅游休闲娱乐、海洋保护、特殊利用、保留等8 类海洋功能区,确定了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的主要功能和开发保护方向,并据此制定了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此次国务院批复天津等8个省市海洋功能区划正是对上述政策的落实。在产业发展方面,基于海洋资源优势,海洋渔业成为各省市产业发展的基础。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海域保护工作的加强和政策红利的逐渐显现,我国海水养殖业所面临的外在环境将持续稳步改善,海水养殖公司未来生产经营活动将更加稳健和持续。
海工装备受到高度重视
作为海洋新兴产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受到高度重视。纵观各省市出台的各种促进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的意见和规划,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都是重点之一。
福建省在《关于加快海洋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重点发展培育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为落实该《意见》的重要举措,该省日前还出台《福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对海洋产业发展进行详细部署和规划。
据记者了解,目前福建船舶工业集团和漳州招商局开发区的一些企业已涉足海工辅助船、海洋平台供应船、铺管船、重型起重设备等海工装备制造领域,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业具有一定竞争力。
江苏省出台的《江苏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也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作为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提出“十二五”期间,形成年产各类海洋工程装备15-20艘(套)的生产能力,培育5家以上销售超百亿元的海洋工程装备生产及配套企业。
事实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市场前景广阔。今年3月工信部发布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我国海洋工程行业发展目标,提出“十二五”期间培育5-6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工装备总承包商和一批专业化分包商,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国际市场份额超过20%,对应我国海工装备市场规模将扩大6倍,行业复合增速将达46%。
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
很多临海省市在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时,将地区定位为国内或国际航运中心。福建省就提出,“将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共同打造成各类航运要素集聚、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航运物流中心”;而天津的定位也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国际物流中心”。
事实上,各地在制定相关规划时也是把港口物流业列为海洋经济主导产业来发展。《江苏省“十二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出,发展海洋交通运输和港口物流业。组建集装箱船公司和大型船队,推进海运船舶大型化、专业化,至2015年,全省远洋运输企业船舶总吨位达750万载重吨。加快培育现代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加强与中海、中远等大型央企及国际著名物流运输企业的合资合作,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和第三方物流。
《天津市海洋经济和海洋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明确,加快推进天津港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100个以上泊位,使天津港成为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我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和国际集装箱枢纽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