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不平等的代价
  • 直面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大趋势
  • 罗姆尼有多少赢面
  • 银行股走势与业绩背离的复杂缘由
  • 一个“野鸡”评奖机构怎么如此长寿
  • 经济短期趋稳并不表明下行周期结束
  •  
    2012年10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观点·专栏
    不平等的代价
    直面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大趋势
    罗姆尼有多少赢面
    银行股走势与业绩背离的复杂缘由
    一个“野鸡”评奖机构怎么如此长寿
    经济短期趋稳并不表明下行周期结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经济短期趋稳并不表明下行周期结束
    2012-10-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熀松

      只有经济增速“破7”、中央政府不再强调房地产调控、就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货币政策出现方向性调整这四个信号当中出现了一个或两个,才可推论本轮经济周期真正见底。在经济下行周期已进入后期阶段时,货币政策应尽快回归常态,建议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刘熀松

      隐隐约约,中国经济的下行态势似乎有了转折之意。越是这种时候,各界对经济走势判断的争议就越多。

      去年这个时候,很多人对我国2012年经济抱有很乐观的估计,认为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会达到8.4%以上,而世界银行那时预测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为8.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则为9.0%。笔者当时在《上海证券报》上就滞涨的问题发表了看法,认为通胀已经结束,2012年不用担心通胀;而经济增长速度可能降到8%以下,但不会硬着落,中国经济不会出现滞涨。今年第一季度8.2%的经济增长速度公布以后,很多人认为第一季度是经济增速的底部,笔者在《上海证券报》发表文章提出了不同看法,直言底部还没有到来。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数据,今年第三季度增长速度为7.4%,前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7%,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了2.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了1.5%,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了1.5%。这些数据基本上印证了笔者以前的估计。那么,接下来的经济走势会如何呢?笔者认为:当前经济增速短期趋稳探底的迹象比较明确,只是判断经济下行周期何时结束为时尚早,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向常态回归。

      惊回首,中国经济增速已连续下滑了七个季度。从2010年四季度到今年三季度的增速分别为9.8%、9.7%、9.5%、9.1%、8.9%、8.1%、7.6%、7.4%,实际上,今年第三季度的7.4%的增速也创出了近14个季度以来的新低。今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为7.7%,预计全年增速也在7.7%左右,这个年度增速是13年来的最低增速。因此,经济增速在此处暂歇一下的条件基本具备。

      另外,从季度增速的走势来看,短期趋稳探底的迹象比较明确,笔者估计,今年第三季度7.4%的增速可能是本轮下行周期的短期底部,四季度的增速可能略有回升。如此判断的理由是,中央政府自第三季度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的政策,比如新36条的42项实施细则,鼓励民间投资;出台了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政策措施,进一步鼓励出口;发改委批复了一系列基建项目,加快基础设施投资;有关部门取消和调整了314项部门行政审批项目。有理由相信,这些政策措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掉经济下行的部分压力,甚至促使经济略微回升。再从环比增长速度看,去年四季度的环比增速为1.7%,今年一季度的环比增速为1.5%,因此,只要今年四季度的环比增速高于1.7%,今年四季度的同比增速就将高于7.4%,略有回升。同样,只要明年一季度的环比增速高于1.5%,那么明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速就将有一定程度的回升。看目前的态势,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有可能的。

      如果上述估计成真,明年经济确实出现了回升,那么这到底会是短期回升还是意味着下行周期已经结束,新一轮上升周期将开始呢?笔者觉得,做出这样的判断还为时过早,还需进一步观察。因为,这次经济增速下降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比如潜在经济增速下降了,国际政治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等等。因此,即使短期经济增速回升,也不能期望经济还能恢复到10%以上的增长水平。如果经济增长速度只回升到8%或9%,那就很难说经济增长出现了“拐点”,就很难说下行周期已经结束,上升周期已经开始,很可能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走势会更接近于“L”字型。平稳运行一段时间后,经济增速将继续下滑。

      那么中国经济何时真正见底?何时结束本轮经济下行周期,开始新一轮上升周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关注“四个信号”:经济增速什么时候“破7”;中央政府什么时候不再强调房地产调控;就业何时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货币政策何时出现方向性调整,而不是微调预调。如果这四个信号当中出现了某一个或者两个,那就可以推论本轮经济周期可能真正见底了,新一轮上升周期将开始。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经济下行周期已进入了后期阶段,此时此刻,我们不但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且需要货币政策从偏紧转向中性,甚至略微偏松。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的财政政策确实是积极的,但仍然是偏紧的,并非中性的,并没有回归到常态。在货币政策方面,虽然降了几次存款准备金率,降了两次利率,但是存款准备金率仍然高达20%,世所罕见。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央行频频通过逆回购向市场投放了数千亿元资金,但这种可放可收的操作,并不能使市场形成货币常态的中长期预期,在增加资金供应的效用上还无法与降低准备金率相提并论。偏紧的货币政策造成了资金使用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吞食了其他行业的利润,尤其是制造业的利润。今年上半年,沪深股市1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总和居然超过了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保险巨头、券商巨头、房地产巨头等等在内的2400多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和。上市银行的净利润上升20%左右,而其他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下降了20%左右。如此大的反差,不能不催人深思。归根结底,实体经济的效益是银行效益的来源。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因此,笔者建议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缓解资金市场的供求关系,降低实际资金使用成本,为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企业输血,反哺利润给实体经济。如果货币政策不尽快回归常态的话,那么2013年经济恐怕将依然疲弱。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