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期”刚过便出手
上市公司频现高管“掐点”减持
⊙记者 王炯业 ○编辑 孙放
三季报终于落幕,上市公司千姿百态的业绩的一一呈现,所有公司的“窗口期”也全部结束。不过,部分公司高管已迫不及待地在“窗口期”刚过即“掐点”减持,这或许为投资者提供了除公司业绩外的另一种“参考”。
据深交所披露数据显示,10月23日至26日大华股份高管张兴明,吴坚以及证代李晓明三人通过二级市场总计减持了29.02万股公司股份。
需指出的是,大华股份三季报10月22日披露,而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规定:“上市公司董、监、高、证代及前述人员的配偶在公司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不得买卖公司股票。”由此来看,10月22日这一天“窗口期”刚刚打开,上述人员在季报披露后的第二天“急不可耐”的减持了公司股票。
事实上,大华股份高管们在8月份开始就不间断的减持“自家股”,每笔减持数量从5000股至10万股不等,直到窗口期前方才暂时罢手。一个背景是,大华股份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大增85%,并对全年业绩增长进行了乐观预测,预计增长幅度60%至100%,公司股价从7月初至今涨幅也近40%,在业绩与股价双驱动下,如今“窗口期”打开后的高管套现的冲动可想而知。
无独有偶,荣盛发展10月24日发布三季报,公司高管邹家立当天随即通过二级市场减持了58.97万股,减持均价10.6元,以此计算套现金额约625万元,可谓时点拿捏精准。事实上,邹家立也经历了多日“苦等”,今年7月以来其一直在不停减持公司股份,直到窗口期前夕暂时停止了套现。
此外,据记者统计,类似的“窗口期”刚过即现高管减持的上市公司并不少,如正海磁材高管张旖旎的配偶郑坚通过大宗交易减持了368.1万股,涪陵榨菜两位高管减持了12.8万股,又如百润股份,聚龙股份均是这种情况等等。
从上述例子中不难看出,随着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高管买卖股票的监管力度,为避免因违规买卖而“得不偿失”,大部分公司高管已对自家股买卖开始便得谨慎,更具计划性。而最为了解公司经营情况的也是高管等人员,其一举一动历来受到市场关注,在此背景下,窗口期打开之际,高管们的增减持也成为投资者判断公司价值的风向标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与上述减持案例对比的是,虽然增持案例目前并不多,但仍出现在少数公司身上,如瑞普生物一高管在10月26日季报披露当天增持了22.40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