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谁会占据上风
⊙长盛基金
三季度短暂调整后,四季度伊始债市开局良好,各大债券指数高开高走,助推短期理财债基收益率水涨船高,在与货币基金的收益竞赛中也开始占据上风。上周,长盛添利30天短期理财基金刚刚在中国银行结束首募,规模为41.39亿元,而在10月26日成立的当天即迎来开门红,A类和B类份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均突破6%,高达6.031%。
从10月31日起,长盛添利30天理财基金正式打开申购业务,此后投资者便可“天天购”,且投资门槛低至1000元,这和定期发售、预约认购的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交易更加灵活便捷。而且公开数据显示,短期理财基金A类份额(500万以下)的占比,远高于B类份额(500万以上),这意味着它充分挖掘了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小额投资者的理财需求。
不同于银行理财产品到期结束留下空窗期,长盛添利30天还可以实现无缝滚动投资,投资者如果到期日不选择赎回,则本息自动进入投资下一个封闭运作期,不留任何收益空白期,提高了客户的资金使用效率和收益积累。值得补充的是,该基金每日公布收益,让投资人明明白白赚钱。
自从短期理财基金面世以来,其早期产品的收益率一直受到市场质疑。从成立以来的收益率对比情况来看,早期发行产品收益率多落后于同期货币型基金。而投资者在牺牲一定流动性的前提下,必然会要求短期理财基金的收益率要高于货币基金。
究其原因,业内人士总结了两个方面:1)尽管具有期间封闭运作的优势,但已发行的理财债基运作周期相对较短,投资组合期限偏短,而货币型基金的组合平均剩余期限最长可达180天,能够通过“短存长投”的方式配置于长久期资产之上;2)2011年末到2012年初的资金面较紧,货币基金在该时段大量购入的协议存款利率高、期限长,提前锁定了高收益。
事实上,从8月中旬以后短期理财基金收益落后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该时段所发行的产品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与同期货币型基金的差距大幅缩小,而10月以来运作周期较长的产品开始战胜了货币型基金的表现。
变化的起因主要在于货币型基金在前期签订的高息协议存款逐步到期,失去了“先发优势”,而短期理财债基现金流进出的可预期性较强,有利于提升其利息谈判能力。最后,短期理财债基信用债投资范围更宽,回购比例和剩余期限的限制程度也低于货币型基金,这些优势也是其收益逐步递增的原因。
因此,随着短期理财基金日益成熟,超越货币基金收益并非难事。以长盛添利30天为例,截至10月30日其收益仍保持在4%之上,其中长盛添利30天A七日年化收益率达4.662%,添利30天B为4.888%,这一收益水平无疑超过了大部分货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