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海外
  • 6:专 版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调查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苏瑞博:三招助力实现500万辆目标
  • 菲亚特—克莱斯勒CEO马尔乔内:中国将出现全球汽车巨头
  • 福特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韩瑞麒:亚太将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
  •  
    2012年11月8日   按日期查找
    T3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3版:汽车周刊
    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苏瑞博:三招助力实现500万辆目标
    菲亚特—克莱斯勒CEO马尔乔内:中国将出现全球汽车巨头
    福特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韩瑞麒:亚太将成为重要利润增长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菲亚特—克莱斯勒CEO马尔乔内:中国将出现全球汽车巨头
    2012-1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琼

      中国将出现全球汽车巨头

      菲亚特—克莱斯勒CEO马尔乔内:

      中国将出现全球汽车巨头

      ⊙记者 吴琼

      

      最近,菲亚特—克莱斯勒CEO马尔乔内相当忙。10月25日,刚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2012第十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上大谈汽车行业整合看法;不久就开始忙于安抚美国相关部门,以澄清克莱斯勒Jeep生产线移出美国的传言。这位欧洲汽车大鳄,一边自称“我年纪实在太大了,听我自己的简历都感觉自己老得不得了了”;一边穿着最简单的黑毛衣,在论坛上干劲十足地四处炮轰欧洲产能过剩、鼓吹产业整合。当然,他对于中国汽车业依然乐观,“未来的十年,全球5到6个汽车巨头当中肯定有一个来自中国。”

      记者:继美国汽车业后尘,欧洲汽车业也陷入危机之中。不少车企将矛头指向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你怎么看待欧美汽车业的困局?

      马尔乔内:实际上危机并不是导致我们不幸的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汽车业过去几十年背负巨大的结构性缺陷开始曝露,如运营效率低下、不可持续的产能过剩等。目前全球汽车产能约每年9500万辆,至少超出市场实际消化能力2000万至2500万辆。(如果)缺乏勇气去应对,这些问题被忽视很多年,危机的爆发将可控的层面推到危急的地步。

      记者:欧洲汽车业当下的困境,和2009年美国汽车业一样。但显然,美国政府和欧洲政府采取的措施不同。你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马尔乔内:面对汽车业困局,北美和欧洲的政府虽然被迫进行干预,但由于采取的措施不同,取得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在美国,奥巴马总统领导(汽车业)进行大胆的重组。由于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两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汽车)进入破产保护、重组,因而为实现新一阶段的增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欧洲的情况大相径庭。当需要欧盟层面一致行动时,各个成员国却各行其道,部分成员国直接继续给本国车企几十亿元的补贴。通过研发基金、担保、投资、刺激、消费者补贴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从这个角度分析,欧洲政府没有抓住危机的机遇对汽车产业进行重组,而是屈服于国内政治压力和本国的自身利益。实际上,其结果是浪费了一次本来可以让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行业摒弃过去的模式、走上健康发展模式的机会。

      记者:近年来,你一直关注欧洲汽车产能严重过剩问题。在9月的一次行业会议上,你曾经说过,欧洲汽车市场前景堪忧,不仅跌落悬崖,而且尚不见底,在2015年之前很难出现反弹。欧洲汽车业现状如何?

      马尔乔内:欧洲产能过剩的情况继续恶化。最新的预测表明,2012年欧洲的销量不会超过1250万辆,那将是过去20年来第二最差的年份。目前,欧洲大部分车企都亏本,即使奔驰、保时捷这样的豪华车巨头。考虑到欧洲豪华车企严重依赖出口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如果这些出口需求戛然而止,那么豪华车企业的问题将迅速暴露。

      欧洲不允许问题再继续恶化,否则将彻底破坏竞争力,最终危及车企的存亡。欧洲的政治领导人需要拿出真正的勇气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应该在欧盟层面进行协调一致的整合。这有点像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钢铁工业领域的整合。

      记者: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你了解欧美汽车发展轨迹,也拥有管理菲亚特和克莱斯勒的大型跨国汽车集团的经验。如果向中国汽车业、中国相关主管部门支招,你有何建议?

      马尔乔内:我的建议是免费的。从大众市场的角度考虑,整合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在汽车行业中,那些边缘的制造商应该被整合。这个趋势,出现在美国,也出现在欧洲市场上。市场越来越成熟,那些主要的巨头们通常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政府应该提出一些良好的建议,鼓励汽车业的整合,最终创造出至少一个在这个行业之中、在未来十年存在的巨型企业。

      此外,在中国这样一个全球大国、最大的汽车市场上,如果没有一个非常大的、且能在全球进行竞争的汽车公司,那将是难以想象的。我认为,在未来的十年,全球五家至六家汽车巨头当中肯定有一个是中国的。这仅仅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