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ETF基金连续两周净赎回
    机构后市态度仍谨慎
  • 定增产品成“定时地雷”
    频“伤”高净值投资人
  • 房地产信托发行放量
    “假股真债”很流行
  • 基金公司加码指基掀“圈地运动”
    债基指数化投资热度升温
  • 同涨共跌现象消退 基金行业配置策略逐步失效
  •  
    2012年11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ETF基金连续两周净赎回
    机构后市态度仍谨慎
    定增产品成“定时地雷”
    频“伤”高净值投资人
    房地产信托发行放量
    “假股真债”很流行
    基金公司加码指基掀“圈地运动”
    债基指数化投资热度升温
    同涨共跌现象消退 基金行业配置策略逐步失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同涨共跌现象消退 基金行业配置策略逐步失效
    2012-11-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安仲文 ○编辑 于勇

      

      同行业不同品种间严重的绩效分化令基金行业配置逐步失效,同涨共跌现象的消失意味着基金经理必须精确判断行业内的优胜者。配置类似品种以谋求跟住行业的策略可能面临巨大风险,而撒网式的面面俱到则又出现收益“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

      

      投资难度陡然加大

      由于同涨共跌现象的存在,配置同题材品种曾被视为基金投资的捷径之一,并省去繁琐的个股对比研究,但这种现象正逐步消失。水处理领域的碧水源、万邦达的走势分化显示基金投资选择必须更多地注重个股的精选。根据碧水源披露的2012年三季度报告,华宝兴业旗下基金报告期内合计持有碧水源超过1700万股,为碧水源第一大机构投资者。而万邦达同期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则为华商基金,后者持有万邦达约330万股。

      虽然上述两只标的的业务较为相似,但二者的股价表现却令基金面临冰火两重天,截至昨日收盘,万邦达今年以来股价跌幅为3.66%,而碧水源则在同期出现高达49%的股价涨幅。

      早在年初,包括南方、上投摩根等基金公司人士就认为A股投资开始进入结构性时代,由于机会更多的在于基金经理对具体品种的研究,投资难度也将比往常时期更为困难。上投摩根健康品质基金经理董红波认为,未来A股市场更多的将是结构性机会。同涨共跌的时代已经结束了。

      

      个股贡献度大幅提升

      进入今年下半年,同行业的分化现象进一步加剧。以创业板的影视行业为例,截至昨日收盘,汇添富基金、银华基金重仓的华谊兄弟今年七月份以来股价跌幅为4%,而同期博时基金重仓的华策影视股价涨幅为32%。而将投资周期拉长至一年半的观察区间,基金经理重仓的华谊兄弟自去年下半年至今股价涨幅为5.55%,而同期华策影视的股价涨幅为49%。

      “华谊兄弟显然比华策影视拥有更大的知名度,但股票投资更多的需要把握驱动企业股价走高的基本面因素。”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向《上海证券报》坦言,结构性的市场中基金经理面临的挑战日益增多,这使得基金投资必须更多地依赖公司的研究平台和资源,由于个股对基金净值的贡献可能进一步提高,未来市场将使得基金公司对个股的覆盖度进一步增大。

      在地理信息产业、触摸屏等领域的行业内个股分化也进一步强化了基金的这种认识,基金对行业内个股的撒网式投资往往出现投资收益此消彼长的现象。博时策略混合基金经理王燕就指出,目前的经济环境对企业的运营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出极高的要求,在同一个行业中的不同企业,其绩效的分化将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撒网式投资效果堪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同行业个股所面临完全不同的命运,绩效的分化实际也使得基金经理的行业配置策略渐渐失效,基金经理出于看好某个行业而采取的撒网投资由于上述分化现象难以取得实际效果,A股市场将越来越多的要求基金经理能够精确把握行业内的优胜者。

      “如果不是重仓某只个股而是撒网式的行业配置,基本上赚不到钱。”深圳一家超大型基金公司专户投资总监如此向记者坦言,未来的投资策略应该转向企业的微观的层面。以地理信息行业为例,基金的行业配置失效现象就尤为明显。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邮基金将这一领域的两只龙头品种皆纳入其股票池中,中邮基金同时为超图软件、数字政通的第一大机构投资者,但中邮基金所持有的超图软件、数字政通却出现完全相反的股价走势,超图软件今年以来股价跌幅已高达49%,而同期的数字政通股价涨幅为15%。由于基金强调行业而淡化个股精选,上述投资收益出现拆东墙补西墙的现象。

      “原先的同行业公司相差不大的股价表现在结构性市场中会出现很大的差异。”深圳一家基金公司专户投资经理指出,看好一个朝阳行业也未必能抓住其中的投资机会,而一个夕阳行业中也可能存在超越行业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