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申万进取触发阀值
    后市如何演绎引多方关注
  • 抢滩年末市场
    本周33只新基金同台竞技
  • 理柏最新基金月报显示 QFII今年业绩大幅跑低
    内地股基规模持续增加
  • 弱市“债”发强音
    新基金发行市场固定收益品种仍称王
  • ETF上周逆转
    现小幅净申购
  • 理财超市
  •  
    2012年11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财富管理
    申万进取触发阀值
    后市如何演绎引多方关注
    抢滩年末市场
    本周33只新基金同台竞技
    理柏最新基金月报显示 QFII今年业绩大幅跑低
    内地股基规模持续增加
    弱市“债”发强音
    新基金发行市场固定收益品种仍称王
    ETF上周逆转
    现小幅净申购
    理财超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抢滩年末市场
    本周33只新基金同台竞技
    2012-11-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昨日,6只新基金加入发行阵营,今日起还有3只即将发行。据相关统计,本周同步发行的新基金数量达到33只,创下今年以来新高,并且呈现出多家公司旗下几只基金同步发行的状况。

      ⊙记者 郭素 ○编辑 于勇

      

      临近年末,新基金发行再掀高潮。据统计,本周同步发行的新基金达到33只(AB合并计算,联接基金单独计算),超过年初2月份29只基金同步发行纪录,创下今年以来单周新基金发售数量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新基金发行提速背后暗藏的是抢占年底末班车逻辑。基金人士指出,年末拼规模敏感时点,新基金加速发行几乎成为惯例,但今年的一大特色是低风险产品成为“比武”利器,本周在发的低风险产品占据发行总量的70%。

      

      三公司多只产品同时发行

      新基金发行年末悄然提速。昨日,6只新基金加入发行阵营,今日起还有3只即将发行,据相关统计,本周同步发行的新基金数量达到33只,创下今年以来新高。

      有意思的是,目前多家公司出现了旗下几只基金同步发行的状况:华夏基金公司同时在发行3只QDII产品,包括华夏海外收益债券现钞、华夏海外收益债券现汇、华夏海外收益债券;同样发行3只产品的还有诺安基金公司,分别为诺安双利债券发起式基金、诺安中小板等权重ETF、中小板等权重ETF联接基金;此外,金鹰基金旗下的金鹰元泰精选信用债债券、金鹰货币也在同时发行。

      在分析人士看来,近期新基金发行提速与基金公司抢占年底发行末班车不无关系。“临近年末,部分基金公司一年的发行指标和任务还没有完成,必需抓紧年末的最后时机,这成为造成新基金发行井喷的重要原因。”一位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表示。

      而另一方面,规模角力也成为重要原因。“年末敏感时点,争规模排名是重要课题。其实大家一般很难预测效果能有多大,但还是要尽力一试。”前述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在年末多只基金同步发行的状态下,大银行渠道优势明显受到青睐。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发的33只基金中,中国银行托管的达到7只,建设银行8只,工商银行6只,而中小银行中只有兴业、浦发、广发各1只。

      渠道拥堵也随之成为基金公司关注的重点。“与工行合作是因为看重其大行的渠道优势,此前谈托管时没想到年底发行会和这么多公司撞车,工行也建议过我们暂时不要发,但想到年底前必须完成一年的计划,我们还是得硬着头皮发。”上海某即将发行一只货币基金的中小型公司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

      

      低风险产品充当主力军

      年末发行大战年年有,但今年的情况却有些特殊。从发行结构上看,在今年年末这轮发行大战中,低风险的固定收益类产品取代以往的权益类产品成为绝对主力军。

      据统计,本周在发的33只基金中,债券型基金18只,货币型基金2只,保本及养老混合型3只,低风险产品占据发行总量的约70%。此外,偏股型基金7只,QDII基金3只。

      业内人士指出,此种现象与今年股弱债强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某基金人士向记者表示,面对年末市场,大家都想再拼一拼,但想在偏股型基金的发行上做文章非常难,故而转向固定收益类产品。

      上海某公司正在发行一只债券产品,其市场部人士向记者表示,公司积压了2只基金产品的批文,其中一只是股票型的行业指数基金,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很难发,干脆就拖到明年,而选择在年底发行一只债券类产品。

      事实上,银行渠道方面也“挑肥拣瘦”,青睐销售低风险产品,与基金公司发行倾向一拍即合。“银行也比较想做低风险产品,毕竟目前行情下谁都不敢摆明让客户亏钱。而事实情况也印证,目前低风险产品在银行销路并不愁,而偏股型基金则很难发。”北京某公司人士向记者表示。

      有意思的是,该人士还指出,“从多家基金公司的动静来看,今年年末冲规模比拼中,短期理财产品被放到了与货币基金相同的高度,将成为部分公司拼规模的杀手锏。”她进一步表示,目前还没有到年终最后冲刺时刻,估计12月份“规模”之战将会进入白热化冲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