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走向海洋强国的大战略
  • 应高度警觉
    各地非银行贷款式债务累积
  • 零首付:馅饼背后的陷阱
  • 人民币升值难持续
  • 培育经济新引擎让7%增长更有效率
  • 沪深股市具有惊人的预测和价值把握能力(上)
  •  
    2012年11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观点·专栏
    走向海洋强国的大战略
    应高度警觉
    各地非银行贷款式债务累积
    零首付:馅饼背后的陷阱
    人民币升值难持续
    培育经济新引擎让7%增长更有效率
    沪深股市具有惊人的预测和价值把握能力(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沪深股市具有惊人的预测和价值把握能力(上)
    2012-11-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金学伟

      ⊙金学伟

      

      20多年来,每当股市出现重大调整,总有人把原因归结为沪深股市不成熟、不理性,并以宏观经济的高增长来证明这样的下跌不正常。

      我并不知道成熟的标准是什么,只知道中国民间有种说法:当一个人老得一坐下就打盹时,人们就会说他(她)已“熟”了。有谁希望才20多岁的沪深股市就此老去呢?中国经济还有很长路要走,股市还将永续经营下去。我也不知道理性的标准是什么,只知道美国股市也并未成熟,且不理性。不然,怎么会有上世纪60年代的“沸腾岁月”,70年代的“漂亮50”,90年代的网络股狂潮,2008年的金融泡沫破灭?

      其实,每轮重大调整,原因无外乎供求与估值。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股市,供求一般表现为相对供求,即由基本面恶化、估值已太高引起的需求大幅减少,原先持股者纷纷卖出股票形成的相对供过于求。这样的调整,一旦基本面状况有所改善,估值偏高的状况有所纠正,就会恢复原有秩序,回归到合理的估值水准。2009年以来,美股涨升不止,道指攀升到13653点,距金融危机前最高——2007年14198点只剩3.8%的差距,原因就在于,早在2008年底,美股的股票保证金余额就创下了历史新高。

      而在沪深股市,每一轮重大调整,不仅有相对供求因素,更有绝对供求关系的严重恶化。不断地融资、再融资吸走了大量资金;大量首发与增发股票上市又提供了大量的新增供给,这使得沪深股市每一轮调整,哪怕在宏观基本面非常良好背景下,行情也会显得十分疲弱。因为相对供求失衡可因基本面改善、估值修复、由股价下跌导致的流通市值减少得到修复,而绝对供求失衡是无法通过市场自身努力来修复的。

      1992年底,沪深股市流通市值210亿元,收盘780点,其后指数最高涨了97%,使相对供给增加203亿元。但从1993到1994年7月,IPO总额高达274.44亿元,相当于1992年末流通市值的1.3倍。由于那时的新股发行价很低,上市首日涨幅都在几倍以上,还有相当部分的“历史遗留问题股”,首发价都按一元计,上市价都在几十元,如乐山电力50元,哈药股份21.98元。因此,由新上市股票增加的流通市值约在1500亿元左右。市场被抽走274亿元,却增加了相当1992年底流通市值8倍的新增供给。

      再看本轮调整。2005年底,沪深股市流通市值1.06万亿元,其后指数上涨了4倍,因股价上涨增加的相对供给为4万亿元。而后,从2006年迄今,IPO融资1.78万亿元,增发、配股融资1.93万亿元,市场在6年半内被抽走3.71万亿元资金,相当于2005年底流通市值的3.5倍,2006年底流通市值的1.49倍。按新增股票上市后平均50%的涨幅计,由此产生的绝对供给约6万亿元流通市值,还有各种解禁后减持增加的流通市值也在2、3万亿元之间,这样,绝对供给至少增加了8万亿元以上,加上指数上涨增加的4万亿元流通市值,总共增加了12到13万亿元的相对和绝对供给,市场供求失衡程度之严峻,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在这种情况下,上证指数仍能维持在2000点之上,已非常不易,怎么还能还说下跌是因市场不成熟,不理性?

      当然,说到估值,沪深股市确实常常缺乏理性,但这主要体现在估值的波峰上。比如,从1993年1558点到2001年2245点,再到2007年的6124点,三次估值高峰,市盈率都超过62倍。但在估值低谷上,沪深股市的理性一点也不比欧美股市差,反而体现了出奇的理性和成熟。

      还是看历史数据吧。1994年7月上证指数325点,其时上市公司有240余家,股票总市值为1962.69亿元,总利润195.72亿元,以总市值除总利润计算,市盈率为10.03倍。而这240余家公司从1994年到2011年的年均复合利润增长率是多少?10.3%。股市上有个非常著名的估值指标:PEG,即市盈率和预期增长率之比,当市盈率和预期长期增长率达到1比1时,便有了一个正常的投资价值。

      2005年7月上证指数1011点,这是2245点调整后上证指数最低收盘,深证综指也于同月见到最低点。其时有1310余家上市公司,以总市值除总利润计算的动态与静态市盈率平均数为19.2倍。这1310余家公司在其后六年间,年均复合利润增长率约28%。但其中有40%的公司实现了再融资,再融资额高达15309.75亿元,占2005年底全部上市公司股东权益总数的70.97%!去掉再融资的贡献后,到2011年,这些公司年均复合利润增长率为19.5%。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PEG=1。

      两次重大底部,两次PEG=1,充分反映出股市两个基本定律:其一,市场不会总是理性的,但从来不会丧失理智;其二,股市具有惊人的群体预见和价值把握能力。这难道不是沪深股市成熟与理想的表现?

      (作者系吉能资本投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