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司封面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T9:汽车周刊
  • T10:汽车周刊
  • T11:汽车周刊
  • T12:汽车周刊
  • 广州车展遇冷
  •  
    2012年11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T1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1版:汽车周刊
    广州车展遇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广州车展遇冷
    2012-11-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吴琼

      

      广州车展表面的繁荣背后,败落无法掩藏。

      好看的参展规模数据和“淡定”的车企参与热情形成鲜明对比。

      组委会宣称,此次车展规模继续增长——2012广州车展的参展总面积增加至20万平方米,参展车辆达95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0辆。据统计,全球首发车辆达34台,去年同期为30辆,其中跨国公司的全球首发车为4辆;此外,跨国公司亚洲首发车为23台,比去年多了10辆。

      然而目光敏锐的人却关注到另一事实,不少车企降低了对于广州车展的关注度。部分车企已降低对广州车展的重视程度,仅组织经销商参与。此次跨国车企核心人物也无意出席本次车展。大本营在广州的日产汽车就是一个例子。过去,日产汽车公司首席运营官(COO)志贺俊经常现身广州车展,今年11月却无法确认出席。在过去,这几乎不可想象。广州车展风头最盛时,一度希望能和北京、上海国际汽车展平起平坐。

      是什么导致广州车展地位下降?原因有二。其一,今年是广州市实行汽车限购的第一年,这大大影响广州汽车业的地位。过去,广州一直是汽车消费重镇,并起到辐射华南地区的作用。如今仅剩下辐射作用。对于一个参展投入成本以千万元计的车展而言,企业的投资回报率锐减或大幅亏损,因此只能放弃或降低参展投入;其二,日系车企一直是广州车展的主角。今年日系车企在华销量大幅下滑,或多或少影响了其参展积极性。一位车企高管表示,如非参展计划早已经确定,参展费用早已支出,公司参展规模势必会缩小。

      眼见广州车展的颓势,不少车企将目光投向了深港澳车展。在广州市实行汽车限购前,深圳汽车年销量略低于广州,但目前大有缩小差距之势;且深圳同样具有辐射华南地区的效用。如果各大车企形成共识,或掀起“明年,深港澳车展见”的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