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特别报道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玻璃期货上市“开门绿”
    期股联动效应再度显现
  • 大商所调整棕榈油交割库 最大仓单注册量增加50%
  • 玻璃期货昨上市 郑商所表示将加快新品种研发
  • 新《证券法》执行近7年
    业界探索进一步修订空间
  • 飞创极速交易平台正式发布
  • 选择投资方向最重要
  • 华龙证券投资
    甘肃现代农业与生物医药
  • 转融券联网测试再度启动
  • 私募利用对冲突围 设定严格止损线
  •  
    2012年12月4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玻璃期货上市“开门绿”
    期股联动效应再度显现
    大商所调整棕榈油交割库 最大仓单注册量增加50%
    玻璃期货昨上市 郑商所表示将加快新品种研发
    新《证券法》执行近7年
    业界探索进一步修订空间
    飞创极速交易平台正式发布
    选择投资方向最重要
    华龙证券投资
    甘肃现代农业与生物医药
    转融券联网测试再度启动
    私募利用对冲突围 设定严格止损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转融券联网测试再度启动
    2012-12-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浦泓毅 ○编辑 叶苗

      

      记者了解到,转融券业务相关筹备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参与试点券商上周再次进行了联网测试,系统运行顺畅稳定。同时,随着转融券筹备日渐成熟,券商开始呼吁借此机会扩大融券标的范围。业内人士表示,扩大融券标的范围将有效改变当前市场“劣券驱逐良券”的不合理现象。

      一位转融券试点券商相关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一笔转融券业务涉及持券人、交易所、证金公司、券商、融券交易者等多个账户间的划转,硬件系统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多次联网测试。从目前的测试结果来看,转融券交易系统的搭建已经基本完成。不过,这位负责人也指出,完成系统搭建只是转融券业务推出的必要条件,距离该业务正式推出仍有一定距离。此前证金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曾公开表示,转融券试点年内肯定不会推出,目前尚没有时间表。

      由于受限于券源不足等因素,融资交易目前仍是两融市场的主力,融券交易份额不足市场总额的3%。市场普遍预期,转融券业务正式推出后,融券交易者的卖空潜力将大大增强,因此担忧该业务推出后将对A股构成较大压力。就此,有券商人士指出,应适时扩大融券标的范围,避免出现“空军”集中做空行业龙头股的现象出现。

      目前,两市融券标的主要由包括上证180指数成分股及深市98只流通市值不低于8亿元的标的证券组成。这些上市大多是所在板块的一线企业,同时由于流通市值较大,对市场影响力也较大。而正是这些相对优质的企业承受了A股市场中绝大部分的做空压力。

      有券商人士指出,从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来看,融券标的应当充分放开,使得投资者可以充分选择质量较差的企业做空获利,相反融资担保标的应当有所限制,便于券商控制融资风险。而目前,A股市场的融券标的集中在优质蓝筹,而融资担保物则完全放开,券商仅通过对不同标的采取不同的折算率控制风险。

      “现在投资者做空融券标的中这些股票,往往会对大盘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相反很多小股票没有做空机制制衡,很容易就会成为一些资金题材操作的目标,形成了‘劣券驱逐良券’的现象。”前述券商人士说,“如果融券标的能够完全放开,就能使投资者可以做空真正有问题的股票。”

      有券商人士表示,未来如果融券标的确实放宽,可能将首先放宽至中证500指数成分股范围,然后再根据市场情况逐步放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