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公开表示支持成员国“在特定情况下”采取措施管控跨境资本流动,而在之前数十年,IMF一直坚决反对类似的资本管制措施。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梁伟
在对待“热钱”的态度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立场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中,IMF公开表示支持成员国“在特定情况下”采取措施管控跨境资本流动。不过,由于存在包庇发达国家嫌疑,不少新兴经济体并不买账。
IMF指出,近年来国际资本流动大幅增长已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特征,这既给各国带来了潜在益处,也给各国监管当局带来了政策挑战。鉴于此,IMF提出了一套相应的资本管制指导方针,同意成员国在某些情况下使用新框架下的资本控制措施。但该报告亦称,资本流动管控措施只能用于危机时期,且要与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相结合。
2010年,IMF放弃了“管控资本流动有害”这个一贯立场,并在此后的三年中就一套新的资本流动管理指导方针进行评估。此次发布的报告,某种程度上可能预示着这套新指导方针将正式付诸实施。
有分析认为,IMF立场突变,可能是吸取了最近几轮金融危机的教训。资本账户仓促放开被认为是上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的起因之一,而中国等资本账户相对受管理的发展中国家则成功避免了金融危机的破坏性冲击,并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大规模资本跨境流动会给一些金融体系尚不健全的国家带来本币升值、资产泡沫和通胀等种种风险,而热钱的大举撤离则严重威胁到金融稳定。
对于IMF的这套新指导方针,新兴经济体似乎并不买账。巴西、印度等国官员都表示,IMF的原则过于死板,且没有充分认识和指出发达国家货币、财政政策给全球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位印度财政部官员更直言,各国都很清楚该怎样控制资本流动,不需要基于IMF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