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公司巡礼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报告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信用债发行规模屡创新高
    前11月已突破3万亿大关
  • 理财超市
  • 首只场内T+0货币产品12月11日发行
    将成场内低风险理财利器
  • 74家金融机构入驻横琴新区
  • 最大ETF份额折算结果出炉
  • 信诚500B到点折算有惊无险 暂回“生死线”上方
  • 重归“9”时代
    基金开户数持续增多
  •  
    2012年12月5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信用债发行规模屡创新高
    前11月已突破3万亿大关
    理财超市
    首只场内T+0货币产品12月11日发行
    将成场内低风险理财利器
    74家金融机构入驻横琴新区
    最大ETF份额折算结果出炉
    信诚500B到点折算有惊无险 暂回“生死线”上方
    重归“9”时代
    基金开户数持续增多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用债发行规模屡创新高
    前11月已突破3万亿大关
    2012-12-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年内股市长期低迷,使得不少上市公司融资也“弃股投债”。截至11月底,公司债发行量为2353.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一倍,并取代股票成为上市公司的首要融资工具。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张亦文

      

      连续五个月高歌猛进式的扩容之后,信用债发行量终破3万亿大关。上证报资讯统计显示,前11月包括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资产支持票据等券种在内的信用债发行规模为3.45万亿,与去年同期2.11万亿规模相比,同比猛增77%。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及直、间接融资转换的持续深入,以信用债为代表的其他社会融资方式正在快速发展。

      

      平台债成“中流砥柱”

      数据显示,今年11月信用债累计发行3757.72亿元,在10月3150亿元较高的基数上,继续大幅增长。随着该数据的继续攀高,信用债发行已经连续五个月保持在2000亿元以上,全年发行量也突破3万亿大关。

      从发行结构看,中票及短融发行规模最大,而企业债及公司债扩容速度最快。事实上,今年初经济增速放缓、政策转向维稳后,信用债发行量一直屡创新高。

      3月份以来政策出现定向放松之后,发改委全面放开了企业债发行审批门槛,地市及区县级平台蜂拥而至,城投类企业债发行量不断创新高。前11月,企业债合计已发行425只,发行规模达5713.53亿元,无论发行数量还是融资量均达到了去年的两倍多。

      中期票据及短融方面,上半年主管上述两品种的银行间交易商协会也向地方平台敞开大门,使得融资平台企业发行中长期债券的意愿加强,导致中票净增量大幅增加。上述券种前11月发行量分别为7384.28亿及9592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上涨43.06%、46.71%。

      年内股票市场长时间低迷,一级市场融资一蹶不振,不少上市公司融资也“弃股投债”。截至11月底,公司债发行量为2353.53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一倍,并取代股票成为上市公司的首要融资工具。

      上述券种的同步扩容已经大幅改变社会融资结构。数据显示,社会融资总量新增人民币贷款累计占比已从1月份的75.67%下降到10月份的55.51%;企业债券融资累计占比则在不断上升,由1月份的4.53%上升至10月份的14.29%,且达到了自社会融资规模数据公布以来的最高水平。

      

      信用债分化加剧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供给量大幅增加,但市场压力并未随之走高。在资金面中性偏松、通胀保持平稳、监管放松的背景下,二级市场对信用债的配置需求也相应提高,各类机构债券需求持续升温。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商业银行、保险机构新增债券投资额分别为1.18万亿、1893亿元,投资增速均在缓慢回升。公募基金方面由于年内股市持续低迷,在避险需求推动下基金大类资产配置继续向债券类产品迁移。另外在利率市场化继续深化的背景下,理财产品上升数量也保持较快步伐。前10月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保持在月均2000只左右的频率,整体呈现高速增长势头,券商理财产品的份额也基本保持平稳。

      业内人士认为,伴随未来发债量逐步增加,债券信用资质正在出现分化,“泥沙俱下”的发行现状也将对投资人甄别券种、识别风险的能力形成考验。

      “直观上看,发债主体的资质下降并不明显,但考虑到评级机构多次上调发债主体的信用等级这一因素的话,发债主体的资质下降情况实际还是比较严重的。”招商证券认为,未来债市的扩容必然导致发债主体信用资质的进一步下降,这一因素将在中长期引起信用利差中枢的趋势性上移。

      在华安基金固定收益研究员石雨欣看来,随着信用债市场的逐步发展与壮大,信用债利率及利差的分化正在逐步显现。在考察信用风险程度高低时,除了考虑信用等级的高低,还应充分考虑发债主体所在行业的波动性以及公司自身的特性。

      “目前债券市场的信用等级主要是AAA级、AA+级、AA级、AA-级四个等级为主,而现在信用债市场发行主体已经上千家,仅用信用等级来衡量信用债的利率及利差显得不足。”她表示,同一等级下不同行业的经营状况可能相差甚远,不同行业在相同经济周期内的表现也有所差异,信用债等级分化时代已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