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中国太保有6名高管密集增持公司A股,增持份额达到10.26万股,涉及资金182万元。
⊙记者 黄蕾 ○编辑 孙忠
手拿高薪的金融业高管,逐渐加入到增持自家股票的阵列中。仅今年11月份,中国太保就有6名高管密集增持公司A股,增持份额达到10.26万股,涉及资金182万元。太保管理层团队近乎倾巢出动。
在A股尚无反转迹象,保险股走势时强时弱的不明朗形势下,中国太保高管集体增持自家股背后,究竟传递出了一个怎样的信号?随着近日多家投行的密集调研,保险股的投资价值重回机构视线。
一个月六高管密集增持
“公司没有任何授意,高管增持纯属个人自发行为,并且严格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昨日傍晚,问及近期高管增持之举时,中国太保相关人士如是回应记者。
之所以引起各方关注,乃太保高管增持行为之密集。上海证券交易所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共有顾越、孙培坚、高国富、徐敬惠、宋俊祥、霍联宏等6名高管出现9次增持行为,价格区间为每股16.6元至18.63元之间。其中,仅副总裁顾越1人就出手增持4次,增持份额最多的是董事长高国富(3.2万股)、总裁霍联宏(2.86万股)。
上述6人均为中国太保管理层核心人物。据记者粗略统计,6名高管9次增持份额合计10.26万股,涉及资金182万元。动用资金从高到低依次为:高国富55.7万元、霍联宏53.28万元、顾越31.1万元、徐敬惠21万元、宋俊祥17.86万元、孙培坚3.326万元。
事实上,这并非太保高管首度集体增持。查阅过往资料后发现,自2009年5月21日开始,太保9名高管先后63次增持自家股票。本报统计发现,太保高管3年多以来的增持价格区间在每股16.6元至24.84元之间。
虽然中国平安、新华保险也出现过高管增持行为,但诸如中国太保这样如此密集的认购之举,实属鲜见。如此行动一致的“高管自发行为”,引来各路资本的关注。
板块低估引来投行调研
按照中国太保的说法,“这是公司高管对公司发展有信心,认为目前公司股价被低估。”而投行人士的解读是,高管此时密集“抄底”,可能还传递了业绩回暖的信号。
就在高管密集增持信号释放后,由某大型券商牵头、多家公、私募基金等买方机构组成的调研队伍,于近日来到位于上海陆家嘴的中国太保大本营。
一位知情人士告知,中国太保在调研会议上透露,正试图通过移动展业模式和产品升级来解决个险营销渠道增长问题,进一步提高代理人产能,预计明年其个险新单同比增长10%;此外,权益仓位控制得当,持仓比例低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但高于新华保险。
不可否认的是,保险板块已经身处底部。不仅仅是中国太保,新华保险近日也迎来了另一家大型券商牵头的实地调研。据知情人士透露,从调研反馈情况来看,新华保险个险产品转型效果已显,高价值的终身险和健康险占比高达25%,银保期交占比高于主要竞争对手。
而限售股解禁问题,一直被市场视为可能引爆新华保险股价的“地雷”。据悉,新华保险约有9.4 亿股A股将于12月15日解禁,其中,一半是宝钢(4.7亿股),一半是PE 机构和小股东。对此,新华保险在调研中表态:宝钢、苏黎世等短期没有出售公司股价的安排。
就在对太保、新华的调研结束后,相关券商随即发出推介保险股的研究报告。保险股近一周以来表现抢眼,成为领涨标杆。
不过需要提醒投资者的是,据本报了解,被视为保险股一大催化剂的“个人税延型养老保险试点”,于年底前出台的预期可能化为泡影。其余几项重大鼓励性政策措施的具体落实,恐怕也要待明年才会见分晓,今年内难有实质效应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