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新基金发行“二八分化”
    熊市小公司边缘化加剧
  • 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生存大考
    股东增资扩股改善“家境”
  • 深圳“零钞荒”提前到来 部分银行实施定额配送
  • ■理财超市
  • 私募券商合作绕开信托
    孙建冬联手国信证券发产品
  •  
    2012年12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新基金发行“二八分化”
    熊市小公司边缘化加剧
    中小基金公司面临生存大考
    股东增资扩股改善“家境”
    深圳“零钞荒”提前到来 部分银行实施定额配送
    ■理财超市
    私募券商合作绕开信托
    孙建冬联手国信证券发产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私募券商合作绕开信托
    孙建冬联手国信证券发产品
    2012-12-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晓涵 ○编辑 叶苗

      某大型券商资管业务负责人表示,随着券商的介入,信托公司“坐地起价”卖账户的做法变得难以为继,不出意外的话,未来阳光私募发产品的成本将直线下降。

      ⊙记者 钱晓涵 ○编辑 叶苗

      

      私募借道券商发产品的合作模式正在业内被快速复制。本报记者获悉,由前华夏基金明星基金经理孙建冬掌舵的北京鸿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已经与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共同发售一款名为“国信鸿道对冲限额特定1号”的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目前,该产品已经进入推广期,募集规模上限为50亿份。

      “国信鸿道对冲限额特定1号”招募说明书显示,该集合计划的投资范围既包括股票、基金等权益类金融产品,也包括国债、央票、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此外,银行理财计划、信托计划、券商专项资产管理计划、股指期货、利率互换等金融产品,也在该产品的投资范围之内。

      这是继上海重阳投资牵手国泰君安证券之后,私募与券商通道合作的第二个案例。今年11月末,首只由券商私募合作打造的跨界产品——“国泰君安君享重阳阿尔法对冲一号”启动发行程序,在业内引起广泛关注。由于上海重阳与北京鸿道在私募圈内颇有名望,且国信证券、国泰君安亦为综合实力突出的大型券商,这一模式被认为有着很强的示范效应。业内人士表示,未来券商有望逐步替代信托,成为阳光私募新的合作伙伴。

      借助信托公司发行,经过监管机构备案,资金第三方银行托管,管理人以“投资顾问”名义操盘,这是“私募教父”赵丹阳于2003年在A股市场首创的“阳光私募”管理模式。此后,越来越多的私募机构选择与信托公司合作发产品,这种阳光、透明的操作模式,也吸引了大量资金纷纷参与投资。

      不过,监管部门之后对信托公司开立证券账户进行了限制,一时间,账户使用成本激增。一个信托证券账户每年的使用成本高达数百万元,严重侵蚀了“阳光私募”管理人的利润,不少私募大佬直呼账户“租不起”。

      这种局面在今年三季度后终于发生改变。新的资产管理办法将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的设立从“报批制”改为“报备制”,全国数十家拿到资产管理资格的券商均可根据需要设立集合理财计划。这样一来,证券账户理论上的供给量变为“无穷大”。

      “如果仅仅从成本角度考虑,私募与其和信托合作,不如和券商合作来的划算。”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不少券商为吸引私募,开出的证券账户使用费明显低于信托,再加之券商能为私募提供研究报告、安排调研上市公司等服务,交易佣金也能再谈,越来越多的阳光私募机构开始热衷与券商合作。

      根据现有规定,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的投资主办人必须是券商员工,这就意味着私募基金经理不能担任券商集合理财计划的名义管理人。“政策上不允许私募的人直接做投资主办,因此和我们合作发产品的私募,都以研究顾问的名义出现。”某大型券商资产管理业务负责人表示,随着券商的介入,信托公司“坐地起价”卖账户的做法变得难以为继,不出意外,未来阳光私募发产品的成本将直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