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要闻
  • 4:要闻
  • 5:海外
  • 6:金融货币
  • 7:证券·期货
  • 8:证券·期货
  • 9:财富管理
  • 10:财富管理
  • 11:观点·专栏
  • 12:上证面对面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专 版
  • A10:股市行情
  • A11:市场数据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ST武锅B债转股“二度过堂”
    阿尔斯通称这是“最后机会”
  • 阿尔斯通的动机VS中小股东的筹码
  • 大股东1元接手
    贝因美甩掉婴童用品业务
  • 大股东兑现股改承诺
    佳都新太将获注ICT资产
  • “老友”金盘龙慷慨解囊
    湘鄂情拟定增募资4.5亿
  • 1.37亿股行权“套现” 中集B今起摘牌
  • 东旭集团如愿“全控”宝石A
  • 淡出房产倾心资源 成城股份拟定增涉煤
  •  
    2012年12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公司·纵深
    *ST武锅B债转股“二度过堂”
    阿尔斯通称这是“最后机会”
    阿尔斯通的动机VS中小股东的筹码
    大股东1元接手
    贝因美甩掉婴童用品业务
    大股东兑现股改承诺
    佳都新太将获注ICT资产
    “老友”金盘龙慷慨解囊
    湘鄂情拟定增募资4.5亿
    1.37亿股行权“套现” 中集B今起摘牌
    东旭集团如愿“全控”宝石A
    淡出房产倾心资源 成城股份拟定增涉煤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阿尔斯通的动机VS中小股东的筹码
    2012-12-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覃秘 ○编辑 孙放

      

      不可否认,债转股是解决*ST武锅B当前困局的最可行方案,现阶段各方面也基本围绕这条路在走,争议的核心已逐渐集中到换股价格上,简单说就是大股东阿尔斯通和中小股东的讨价还价。

      一边是位居世界五百强的行业巨头,另一边是一群通过网络自发组织起来的中小股东,双方悬殊的地位差距,也让这次“议价”特别引人关注:强势一方很自然地选择利用各种规则,弱势一方也不出意外打出“维权”的名号。

      双方其实一直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只不过在这个试探的过程中,阿尔斯通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维持一个没有融资功能的B股平台的上市资格,对阿尔斯通的价值不大,而上市资格却是中小股东的关键利益所在。

      阿尔斯通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借助退市危机拿到尽可能多的股份。作为行业巨头在中国的战略布点,对武锅51%的持股比例显然不能满足其胃口。阿尔斯通方面并不讳言当初入主时即想到过增资扩股,但最终受限于B股的融资政策未能成行,拆借高达16亿元的资金给这家控股子公司,一方面是出于后者的经营需要,同时不排除这本就是阿尔斯通颇具前瞻性的“一步棋”。

      但占尽优势的阿尔斯通,也需顾及监管部门和政府的态度。*ST武锅B董事长杨国威昨日宣称,新方案“3元”的转股价标准原本并不存在,而是在有关方面的要求和协商下才拿出来的,是想再给小股东一次表达意愿的机会。

      坦率地说,目前中小股东手中的筹码并不多。记得在第一版债转股方案被否之后,一位中小股东在表示无奈之余,感叹只能在明年团结起来否掉公司的关联交易议案,这或许能对公司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很难改变大局。

      从目前的沟通机制来看,也不利于中小股东讨价还价,只能是大股东提出一个价格,中小股东投票决定行还是不行,而在巨大的退市压力下,部分中小股东很难做出抉择。

      有没有更科学的定价方式呢?有小股东提议,一是放开交易,在大股东承诺完成债转股的前提下让公司恢复上市,让市场最终决定债转股的价格,其二,参考定向增发的方式,譬如在确定3元每股的底价基础上,让原有股东或者其他机构参与定向增发。但这些无疑都需要更大框架范围内的制度改变,难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