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安信之恋恐要掰了
临近2013年1月7日的有效期“大限”,安信信托半个月内出现近40%的股价异动,似有“逼宫”公司重组之意。有接近安信的人士告诉记者,安信受制于中信,无法主动终止重组,却又不满于中信的拖沓不决,在暗中寻找新的接盘方或合作者。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邱江
历时五年、两度上会,但安信信托与中信信托筹议之借壳事项仍未定论。从2012年1月7日安信信托股东会对重组方案决定延期一年至今,公司提出了重大资产出售的方案,市场还有过民生银行介入重组的传闻,唯独中信信托的借壳计划仍无音讯。眼下,临近2013年1月7日的有效期“大限”,安信信托半个月内出现近40%的股价异动,不禁让投资者重燃希望——莫非这次要来真的了?
公司股价半个月涨超40%
12月17日,安信信托上涨7.15%,收盘在12.74元;此前的14日,则以涨停报收。若从12月4日算起,公司股价在半个月内从最低9.15元最高涨至13.05元,累计上涨超过40%,明显强于同期大盘。
安信信托为何大涨?据公司2012年三季度报告显示,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225.35万元,同比仅增加3.19%;净利润只有不到17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52.98%。“我们实际就是一个壳。”安信信托证券部人士告诉记者。
安信信托最大的看点仍在重组——已持续五年之久,市场在期待中渐渐遗忘。
“重组的主导方是中信。我们暂还没收到他们新的重组方案,因此明年1月7日前能不能推出重组,还有很大不确定性。”安信信托证券部人士说。
安信、中信之“恋”存两疑点
回溯资料,2007年1月,中信集团与安信信托就全面重组事宜达成协议,安信信托以4.3元/股的价格增发股票,其中由中信集团以中信信托80%股权进行出资,认购96968万股,占总股本的53.39%;子公司中信华东有限公司以中信信托20%股权出资,认购24242万股,占比13.35%;民企国之杰以现金出资认购1.5亿股。
2008年1月,重组方案在安信信托股东大会上获通过。6月,安信信托收到中国银监会批复,原则上同意其向中信集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同一天,重组方案也获得了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的“有条件通过”。
然而,接下来的三年多时间里迟迟不见给出最后的批文。
2011年,在银监会、证监会等多方授意之下,重组双方调整了重组材料再次上报证监会,更改之处为国之杰以现金出资认购的股份数由1.5亿股减少到1亿股。
然而,2012年1月,更新后的重组方案并未获得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的通过。公司表示,将继续推进重组,并将股东大会有效期延期一年。2月16日,证监会正式发文,说明不予核准安信信托资产重组的四大原因。
耐人寻味的是,在公开市场看来,安信与中信之间的“恋情”一直存在两个难解疑点:其一是监管部门的态度究竟如何,为何反复?其二是中信与安信的态度,前者为何主导不力、后者又为何久拖不弃?
从公开的采访资料看,上述三方均未给出过明确的说法,或有说法也显得讳莫如深。如中信方面,最早显然是看中安信壳资源,从借壳程序较IPO方便的角度出发。
但自2010年8月起,中信集团已启动股份制改革,力图尽早实现整体上市。2011年12月,中信集团以原有绝大部分经营性资产出资,发起设立中信股份,同时将所持中信信托80%股权移交给中信股份。在外界看来,中信股份将承担着带领原集团业务整体上市的任务,今后是否仍会坚持分拆中信信托、借壳安信,或未可知。
而从政策考量,信托借壳也未明朗。2011年8月,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新增第12条提到:“上市公司购买的资产属于金融、创业投资等特定行业的,由证监会另行规定。”然而直到现在,“另行规定”仍无下文。
安信暗寻新的接盘方?
2012年下半年,与中信重组久未落地,安信信托突然改换思路:启动与重组事项同时被搁置的实业资产剥离、换发新信托金融牌照的议程。
据公告,公司将持有的银晨网讯科技有限公司74.04%股权及上海凯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回售给控股股东国之杰——而这原是中信重组方案的一部分。
安信此举,似乎在宣告原有重组方案已被舍弃。而公司相关进展公告的措辞也耐人寻味:“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在原方案被否的前提下,不做调整继续上报原方案已不可行。”屡次公告以来,安信信托通过模棱两可的表述,即解释了调整方案的必要性与资产出售的合理性,又未触及重组的明确意向:与中信恋情是终止抑或继续。
有接近安信的人士这样告诉记者,安信受制于中信,无法主动终止重组,却又不满于中信的拖沓不决,故暗中寻找新的接盘方或合作者。
亦真亦假?孰是孰非?这一场资本长跑,无论胜负输赢,都该有个合理的收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