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暗示枪支管制
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纽敦镇,20岁白人男子亚当·兰扎在家中杀害母亲后,持枪闯入家附近的桑迪胡克小学,枪杀20名学生和6名成人,后饮弹自尽。
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是美国历史上针对少年儿童最血腥的袭击,同时也是最严重的校园枪击事件之一,仅次于2007年4月16日致死32人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
枪击案震惊世界,也让频繁发生枪支暴力犯罪的美国再度陷入悲伤与沉思。每次重大枪击事件发生,总会在美国国内引发控枪问题的讨论。然而,讨论的结果总是无果而终。
枪支暴力犯罪者多被认定患有严重心理精神疾病,或对社会强烈不满。但不可否认,枪支泛滥(民间持有量超过2.8亿支枪)是导致美国枪支暴力犯罪高发的根本原因。普遍认为,造成控枪在美国难以推行的重要原因包括:宪法对于公民持枪自由权利的保护;“枪支文化”在美国社会生活中影响依旧巨大;政治势力、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
美国《华盛顿邮报》刊文指出,重大枪击事件的发生对美国人关于控枪问题的立场并不具有突出影响。总体而言,在美国,支持控枪在政治上并不受欢迎。文章说,民调机构盖洛普公司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做民调显示,支持立法严格控枪的美国人逐渐减少。去年,甚至超过半数的美国人主张枪支法律应该维持现状,或者更宽松一些。
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会不会成为推动美国严格控枪的转折点?
事发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全国发表讲话:“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已经历太多此类事情……我们必须抛开政治,走到一起,采取有意义的行动,来阻止更多此类悲剧发生。”在大约4分钟的讲话中,奥巴马数度哽咽。
奥巴马上任以来,一直被支持控枪者寄予期望。尽管恶性枪击事件仍频频发生,奥巴马不止一次表示将在控枪问题上采取主动,但这些信誓旦旦的表态最终消于沉寂。
美国东部时间16日晚间,奥巴马再次现身纽敦镇,参加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守夜活动,并宣读遇难者名单时。当天,在悼念并慰问遇害者家属之外,奥巴马用了反问句的表达方式试探性的重申美国需要一些改变。
“试问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是否做了一切我们可以尽责的事情,让我们的孩子受到保护?我们是否做了一切的事情,让我们的孩子爱人、互爱、快乐地度过一生?我们没有。我们需要作出改变,作出行动,避免悲剧重演。”
多数美国总统不愿轻易“碰枪”,奥巴马也不例外。在美国政治生活中,控枪是具有高度政治风险的敏感议题。不过,赢得总统选举、甩掉连任包袱后,奥巴马在自己的第二个任期内似乎可以在控枪问题上尝试有所作为。
(综合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