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地产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编者按
  • 上市公司卖房卖地三大目的:
    冲业绩、求转型、谋定增
  • 政策风险
    正在逼近楼市
  • 好想你涉足产业园建设
    “红枣第一股”踏上产城融合之旅
  •  
    2012年12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公司·地产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公司·地产
    编者按
    上市公司卖房卖地三大目的:
    冲业绩、求转型、谋定增
    政策风险
    正在逼近楼市
    好想你涉足产业园建设
    “红枣第一股”踏上产城融合之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政策风险
    正在逼近楼市
    2012-12-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于兵兵 ○编辑 阮奇

      

      涨价、抢房、日光盘。时至2012年年尾,上述词汇再度成为房地产市场的焦点话题。不过,如果说以此作为今年房地产调控的终篇语,或许还为时尚早。

      “大家对2013年比较乐观,我反而越来越悲观。楼市如果继续这样的上涨势头,2013年将再次迎来政策的强力调控。政府调控楼市绝不是没牌可打,相反,有多种方法随时可用。”一位房企领军人物表示。

      毫无疑问,虽然房价还没有出现暴涨,但从各地商品房成交情况看来,量价双双回暖的迹象已十分普遍。日光盘、涨价盘、排队买房和托人买房等现象也频繁出现在各大报端。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791元/平方米,环比10月份上涨0.26%,这也是2012年6月止跌后连续第6个月环比上涨,部分重点城市房价重新回到调控前的高点。

      于是,部分先知先觉的业内人士开始判断政策风险的临近。“2013年,房地产调控政策还会有,成交量还将有所下降,但价格趋势不会有大幅变化。”日前,上海市发展战略研究所、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等机构组织上海“政企研”界人士,研讨“十八大后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发展趋势”。研讨会上,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对2013年房地产市场走向做出上述判断。他表示,经历了2012年探底、筑底、复苏阶段后,2013年的房地产市场可能面临新的政策风险。

      话音尚在萦绕,地方政府与中央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作出反应。17日晚间,北京市住建委和人力社保局联合发布消息,称从18日起,北京对补交社保以获得购房资格的情况将在审核中不予认可,同时明确了购房资格中社保缴纳的相关条件。此前,很多限购城市以中介机构协助补缴社保的方式规避外地人限购商品住宅的政策,成为限购令重要突破口。近期也有媒体报道,北京某些机构协助购房者补齐5年社保的资金连带办理费用共10万元。

      除限购从紧外,国土部昨天召开《2012年房地产用地管理调控的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司长廖永林表示,近期将对重点地块展开公开核查督办,并点名提到中冶集团拿下的南京“下关区滨江2号地块”。12月初,中冶置业持股80%的项目公司以56.2亿元拿下上述地块,创下今年全国总价地块最高。

      廖永林表示,为稳定地价预期,未来会有多重举措推出,包括对总价较高的地块实行分割处理,划分多宗地供应;使用“竞地价、竞配建”等多种竞价方式,或提高付款难度等,同时加强对购地资金合规性审查。防止具有不良行为的企业、违规资金进入市场,避免过度竞争、恶性竞争形成高价地。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调控政策的加码可能阶段性抑制楼市上行,但2013年楼市震荡上行的趋势不会改变。杨红旭预测,2013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率会达到20%的水平,房企土地购置面积也会有10%左右的增长。

      杨红旭表示,供求关系仍是影响未来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自2011年12月份以来,全国商品房库存量处于高位震荡格局,并在今年9月份达到井喷高峰。随着三四季度销售速度加快,商品房库存去化情况开始好转,其中一二线城市库存去化情况好于三四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