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专 版
  • A3:公司·热点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纵深
  • A6:公司·动向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专题
  • T3:汽车周刊 专题
  • T4:汽车周刊 新闻
  • T5:汽车周刊 新闻
  • T6:汽车周刊 综合
  • T7:汽车周刊 专题
  • T8:汽车周刊 数据
  • 车联网进入圈地阶段 各路人马谨慎掘金
  • 博世扩军
    车载娱乐领域
  • 德尔福电子与安全事业部全球副总裁王展:要娱乐互动 也要安全
  • 通用车联网:
    传统电动全覆盖
  •  
    2012年12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T3版:汽车周刊 专题 上一版  下一版
     
     
     
       | T3版:汽车周刊 专题
    车联网进入圈地阶段 各路人马谨慎掘金
    博世扩军
    车载娱乐领域
    德尔福电子与安全事业部全球副总裁王展:要娱乐互动 也要安全
    通用车联网:
    传统电动全覆盖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车联网进入圈地阶段 各路人马谨慎掘金
    2012-12-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车联网的概念曾经红极一时,但近年来似乎沉寂。车联网商业模式未明,中国汽车业及全球汽车业为此一度陷入困惑之中——仅仅做一个最贵的手机座架?还是砸巨资、坚持开辟新的移动互联天地?

      ⊙记者 吴琼

      

      2012年,是否该做车联网已经不再是个问题。在2012Telematics@China 高峰论坛上,不少整车、零部件及经销商们异口同声地表示,将共同做大车联网这个蛋糕。据悉,整车企业、移动运营商、零部件企业、经销商及软件公司各就各位,以切入这一领域。部分车企甚至已经初尝移动互联技术的甜头。

      

      运营商:汽车进入T时代

      在中国联通集团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辛克铎看来,中国车联网已经进入“T”时代,即车联网时代。辛克铎称:“重头T项目开始实施并商用。国际、国内品牌开始启动T服务。乘用车与商用车T服务齐头并进。”

      早在2010年,中国联通率先牵手上汽自主品牌“荣威350”智能汽车。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完成了车联网领域的战略布局,并领跑竞争对手。辛克铎称:“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和国际知名品牌车厂实现了全方位的合作,实现了由通信运营T服务项目的突破;启动了与自主品牌车厂的联合营销,共同拓展了T服务市场;与合作伙伴在技术和商务模式方面积极探索业务合作方案;与不同行业合作伙伴在商用车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和探索。”据了解,中国联通和多家重要车企签署了车联网战略合作协议,如上海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等;中国联通提供车信息化系统服务,包括位置、通信、安防监盗、资讯、娱乐、远程诊断和救援等全方位的服务。

      中国联通此举意在将来。按照其内部预测,未来5至8 年内,中国联通WCDMA网络服务的3G 智能汽车将突破3000万辆。即使以一辆车年服务费1000元计算,其未来收入空间也相当可观。

      中国移动也开始加大车联网合作。此前,中国移动和广汽集团进行战略合作,实现在广汽传祺上的行车智能系统前装服务;中国移动和一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求共同打造中国车联网产品及服务基地、无线数字化城市产品及服务基地。

      在跑马圈地、联手整车企业的同时,三大移动运营商推出各自的产品。中国移动推出了“行车无忧”智能终端;中国电信推出了“InteCare行翼通”,搭载在上汽集团生产的校车上;而中国联通则推出了车联网后视镜。

      

      车企:打造汽车互联服务空间

      车联网及其所带来的服务市场空间,吸引了不少整车企业、零部件企业、汽车经销商。

      国内外不少整车企业已经打造出专属的车载信息系统。以上汽集团为例,旗下共拥有三大车载信息系统,如安吉星、上汽自主品牌InkaNet 和E 路享。丰田汽车及其在中国的合资企业通常使用G –book;日产汽车有Carwings,福特汽车拥有SYNC 。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华晨推出了E-drive;上海汽车荣威推出了智能语音交互技术——语音云驾驶iVoka,可通过语音功能进行导航、打电话、收发短信、听广播、查询当地天气、航班信息、股票查询等应用。

      各大零部件供应商们也加快了车联网开发。在2012Telematics@China 高峰论坛期间,德尔福展示了其车联网新技术——MyFi系统,集车辆安全、车载互联和系统集成能力于一身,且能提供众多娱乐和安全驾驶功能。比如,由于搭载了具有互联功能的安全传感器,一旦检测到车辆偏离车道、前方交通停顿、驾驶者困倦等危险因素,该车将会发出声音和图像警报以唤起驾驶者的注意,必要时会自动刹车,以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

      早已尝到车联网甜头的地图供应商们,希望从单纯的产品市场走向服务市场。此前,四维图新推出了Telematics 服务——趣驾,通过Telematics 的技术研发、平台开发和服务运营等渗透至车厂服务。作为大力开拓移动互联网的最大受益者,高德软件凭借汽车离线业务的传统优势、“携图入网”的战略,令其实现了在中国汽车移动互联网前装领域超过90%的渗透率。受移动互联业务快速发展影响,高德软件2012财年第三季度净营收达4020万美元,同比增长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