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专 版
  • A3:公司·热点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纵深
  • A6:公司·动向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专题
  • T3:汽车周刊 专题
  • T4:汽车周刊 新闻
  • T5:汽车周刊 新闻
  • T6:汽车周刊 综合
  • T7:汽车周刊 专题
  • T8:汽车周刊 数据
  • 新政后险资首投信托“小试牛刀” 期限不相配催生“定制需求”
  • 交行金研中心预计:明年银行业利润增速将续降
  • 国开行:
    推动城镇化发展
  • 监管层态度谨慎 多家银行再融资仍缓行
  • 渗透率上行 未来十年汽车消费金融容量破万亿
  • 保险公司年度信息
    有了集中查询平台
  • 温州小贷公司有望集合发行私募债
  • 提防隐蔽的风险
  •  
    2012年12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7版:金融货币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金融货币
    新政后险资首投信托“小试牛刀” 期限不相配催生“定制需求”
    交行金研中心预计:明年银行业利润增速将续降
    国开行:
    推动城镇化发展
    监管层态度谨慎 多家银行再融资仍缓行
    渗透率上行 未来十年汽车消费金融容量破万亿
    保险公司年度信息
    有了集中查询平台
    温州小贷公司有望集合发行私募债
    提防隐蔽的风险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温州小贷公司有望集合发行私募债
    2012-12-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高翔

      ⊙见习记者 高翔 ○编辑 孙忠

      

      温州市小贷公司有望通过私募债再融资。昨日,浙江股权交易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永祥表示,将利用浙江股权交易中心这一平台,集合小贷公司发行定向私募债试点。目前方案已基本成型,争取先从温州和丽水试点。

      温州市金融办主任、金融局局长张震宇于18日在“温州金融改革讲堂”上指出,将计划利用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和温州市股权营运中心两大平台,集合3-5家的规模发行私募债券扩大融资。

      不同于来自银行的贷款,张震宇表示来自资本市场的资金期限长、利率固定、资金可操控性强,是小贷公司创新融资方式下一步的重点。该方式旨在使小贷公司“摆脱银行的掣肘”,探索建立稳定的融资渠道。张震宇强调:“我们力争,首批小贷公司私募债试点定在温州发行。”

      张震宇在会上指出,目前温州小贷公司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融资渠道单一。仅仅依靠股东和银行融资,尤其是银行信贷,存在审批难、期限短等问题。同时银行放贷受许多因素影响,宏观政策对放贷规模的紧缩会直接制约小贷公司的资金来源。

      温州市金融办监管处处长张晓春对此也表示赞同,认为目前温州银行融资覆盖不全,银行融资满足率更是不高。

      据悉,目前小贷公司可以向不超过两家银行金融机构融资,融资比例不超过50%。

      在温州金改的12条细则中,曾专门提到“探索小额贷款公司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张震宇曾在温州金改细则发布会上强调,该举措是省政府的特批,而获准发行私募债的小贷公司必须在省金融办的评级中资质优良。至于资金募集方,首先会向机构募资,暂不公开发售。

      目前,温州市范围内已经在试行“小额贷款公司同业调剂拆借”。该方法以温州小贷协会为平台,每周收集该市各小贷公司剩余可放贷资金,让这部分闲置资金与有资金需求的小贷公司进行配对,由温州市金融办进行风险监控。目前,拆借数量累计达到了8000万元。下一步计划开发软件,实现实时需求、供给查询,于线上完成同业拆借业务审批、运行、清算等功能。

      目前,温州市已开业小贷公司31家,正在筹备的还有22家。

      温州市金融办监管二处处长赵军指出,小贷公司在发展的同时,更需要严格把控风险,特别是注意不良率的上升趋势和股东资产负债情况,避免“两本账”经营和股东股份抵质押。

      针对小贷公司的监管,他表示,除了传统的线下监管外,下一步将积极建设非现场监管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之前部门信息共享难、人员不足效率低下等落后的监管问题,实现线上线下双重监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