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专 版
  • A3:公司·热点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纵深
  • A6:公司·动向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专题
  • T3:汽车周刊 专题
  • T4:汽车周刊 新闻
  • T5:汽车周刊 新闻
  • T6:汽车周刊 综合
  • T7:汽车周刊 专题
  • T8:汽车周刊 数据
  • 中集B转H股首日大涨
    券商争抢转股项目资源
  • 两公司拟挂牌新三板
  • 民族证券推出
    保证金产品“现金港”
  • 等待开户细则出台 QFII参与期指为期不远
  • 温和整固有利反弹延续
  • 通过牛市解决“大小非”问题
  • 宏观利好提振建材品种 玻璃期货连日反弹
  • 深证低波动率、高贝塔
    系列指数今日发布
  •  
    2012年12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中集B转H股首日大涨
    券商争抢转股项目资源
    两公司拟挂牌新三板
    民族证券推出
    保证金产品“现金港”
    等待开户细则出台 QFII参与期指为期不远
    温和整固有利反弹延续
    通过牛市解决“大小非”问题
    宏观利好提振建材品种 玻璃期货连日反弹
    深证低波动率、高贝塔
    系列指数今日发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集B转H股首日大涨
    券商争抢转股项目资源
    2012-12-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时娜

      中集B转H股昨日在港挂牌上市,受到热烈追捧,收盘股价较其B股最后交易日收盘价放量大涨逾15%。分析人士认为,中集B转H的成功将大大提振B股公司的信心,预计明年将有多家内地B股公司复制中集模式赴港上市。

      ⊙记者 时娜 ○编辑 钱晓涵

      

      中集集团B股昨日以介绍形式在港挂牌,正式转为H股。新股上市首日受到境外投资者的热烈追捧,股价至收盘放量大涨逾15%。分析人士认为,中集B转H的成功执行将大大提振B股公司的信心,预计明年将有多家内地B股公司复制中集模式赴香港挂牌。

      中集高层满意H股“首秀”

      中集H股昨日以12.6港元的价格开盘,之后于高位震荡,最高见12.62港元,最低报10.8港元,收报11.22港元,较其在B股市场停牌时收市价9.7港元上涨15.67%,较其2012年9月30日止每股未经审核资产净值约8.82港元更是高出27.2%。

      该股全日成交940.2万股,成交额达1.06亿港元,比其在B股市场上平时的单日成交额大幅增加。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出席上市仪式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对H股上市首日表现表示满意。他指出,因为B股流通不活跃才转来香港上市,这也更符合公司需要,他同时表示,公司暂无发债与发行新股的融资计划。

      对于市场最为关注的公司前海土地的用途,麦伯良称仍在与深圳市政府磋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中集集团上周公告称,在前海合作区内拥有超过50万平方米的土地。

      示范效应明显 券商争夺转股项目资源

      “中集模式”的成功运行无疑为解决B股历史遗留问题开了一个好头。德勤合伙人张广达表示,相信中集集团成功登陆港交所,将为其余B股公司提供示范效应。德勤中国上市业务组联席主管合伙人欧振兴指出,当前B股的估值约为11至12倍,H股主板的估值约为10倍,B股与H股的估值相近令将更多投资者支持股份由B股转到H股。他预计当前内地一百多只B股上市公司中,约有30多只符合B股转H股的要求。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蔡伟荣也预计,明年将会有B 股公司陆续赴港上市,特别是市值较大、海外投资者比重较多的B 股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中集“B转H”在为B股公司探索出一条新出路的同时,也创造性地为券商开辟出一项全新业务。本报记者获悉,中集“B转H”的整个转板过程分“两步走”,内地财务顾问部分,由国泰君安证券投行部总部牵头,而在香港上市保荐部分,则由国泰君安香港子公司的投行部门牵头。拿下一单B转H业务,券商内地母公司和香港子公司均可从中受益。

      据了解,除了成功操刀“B转H”第一单的国泰君安已在积极储备有转板需求的B股资源,包括中信证券在内的其他券商,近期也已在积极接触B股公司,为争夺“B转H”这项新业务的资源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