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调查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基金打新获配数量创3年来新高
    浮盈超过15亿收益跑赢市场
  • RQFII阵营再扩容
  • 项目方陷经营困境
    中信信托刚性兑付临考
  • 银行理财产品“飞单”频发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
  • 信托产品风险暴露或成常态
  • 浦发银行
    打造家庭财富管理新平台
  • 银行揽存资金面紧张
    基金年末发行频现延期
  •  
    2012年12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基金打新获配数量创3年来新高
    浮盈超过15亿收益跑赢市场
    RQFII阵营再扩容
    项目方陷经营困境
    中信信托刚性兑付临考
    银行理财产品“飞单”频发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
    信托产品风险暴露或成常态
    浦发银行
    打造家庭财富管理新平台
    银行揽存资金面紧张
    基金年末发行频现延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揽存资金面紧张
    基金年末发行频现延期
    2012-12-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丁宁 ○编辑 于勇

      

      随着银行存贷比考核大限的日益临近,渠道对基金销售的热情已转移至揽存这一“政治任务”上来。受此影响,近期在发、新发的新基金数量明显萎缩,若干基金发行出现延期。分析人士表示,为了配合渠道,四季度以来甚为热闹的基金规模冲刺大戏或将以一种较为安静的方式进入尾声。

      最后的冲刺

      为了让管理规模在固有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四季度以来部分基金公司抓紧档期发力IPO,以求在年末规模排名方面“有所建树”。

      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四季度以来共成立新基金61只,首募总额将近千亿;而去年四季度成立新基金为47只,首募吸筹逾400亿。

      统计显示,11月15日建信纯债C成立,首募规模149.58亿,成为四季度以来“最卖座”基金;而12月18日成立的民生加银现金增利首募吸筹亦达144.52亿元。假设民生加银三季度末以来既有规模基本稳定(67.43亿),加上11月成立的民生平稳增利,该公司总规模将突破200亿大关,跻身中等规模公司行列。

      “银行系基金在销售方面有股东协助,相较其他公司具有一定优势。”分析人士表示:“赶在年尾发行成立,可以计入当年规模,对基金公司提升排名作用较大。”

      此外,与前几年相比,今年的固定收益市场较为火热。短期理财债基和货基为今年基金公司参与年末规模冲刺提供了相对高效的工具。

      数据显示,四季度以来成立的新基金中,首募规模排名前十的清一色为低风险产品,除了上述2只基金,交银施罗德理财21天债券、工银14天理财债券、富国7天理财宝等基金首募吸筹也都在30亿之上。

      接近尾声

      另一方面,随着年尾的临近,规模冲刺已露降温迹象。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在发新基金数量仅为8只(A/B合并计算)。个位数的在发产品数与此前动辄二三十只基金同台竞技的热闹场面相比,冷清不少。

      刚结束首募的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年末是基金销售淡季,基金公司上架产品不多。“因为年底银行都忙着招揽资金,销售基金热情不大,所以我们赶着上半月就把今年最后1只产品募集结束。”

      目前可查下周将上架发行的仅有金鹰元丰保本和国泰金泰平衡2只产品,而即便是在发行热度已过的上周,也有7只产品上柜发行。

      沪上某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旗下一只消费率股基已在四季度获批,但由于临近年末银行有“更重要的事情”,所以只能配合渠道“档期”将发行时间改在明年1月初。

      渠道销售基金的热情下降,不仅使得新发产品数量萎缩,同时也对在发产品的募集产生潜在影响。某基金公司近期发布公告称,将原定于12月20日结束认购的某债券型基金的募集期延长至12月25日。查看相关统计可知,近期有3只产品发布了类似公告。

      “现在我们网点安排的主要任务是拉存款,指标的压力很大,销基金的事就暂时放一放了。”某国有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