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调查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基金打新获配数量创3年来新高
    浮盈超过15亿收益跑赢市场
  • RQFII阵营再扩容
  • 项目方陷经营困境
    中信信托刚性兑付临考
  • 银行理财产品“飞单”频发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
  • 信托产品风险暴露或成常态
  • 浦发银行
    打造家庭财富管理新平台
  • 银行揽存资金面紧张
    基金年末发行频现延期
  •  
    2012年12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基金打新获配数量创3年来新高
    浮盈超过15亿收益跑赢市场
    RQFII阵营再扩容
    项目方陷经营困境
    中信信托刚性兑付临考
    银行理财产品“飞单”频发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
    信托产品风险暴露或成常态
    浦发银行
    打造家庭财富管理新平台
    银行揽存资金面紧张
    基金年末发行频现延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理财产品“飞单”频发
    投资者应提高风险意识
    2012-12-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张苧月 ○编辑 于勇

      

      银监会近日要求各银行业机构全面排查代理销售第三方产品的业务,业内风声颇紧。然而,这股紧张情绪似乎并未大规模延伸到市场。昨日,记者从上海各大商业银行营业部了解到,购买理财产品的人数并未大幅下降,安全防范意识仍然较弱。大多数投资者表示,对国有商业银行发行的代销产品比较放心,追求高预期收益率是购买产品的源动力。

      自华夏银行曝出前员工私售理财产品的丑闻后,银行理财市场风波不断。某些银行员工利用职务之便,借银行的名义和平台私售第三方理财产品。这类“私单”业务风险极大,或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

      不过,一些投资者对近期沸沸扬扬的私单丑闻,并不了解。即使略微知晓这些事件的投资者也表示,他们看过类似报道,但并未深究其中的原委,认为这纯属行业个案,并且多由投资者自身的疏忽引起。他们认为,银行理财经理的行为是由银行授权,代表着银行的信誉,银行不会因为小额利润欺骗投资者。

      “我相信银行理财经理应该没那么大的胆子,如果连国有和上市商业银行都不能相信,整个金融体系的诚信也就瓦解了。这类私单业务可能只出现在一些未上市的中小银行、城商行或者农商行当中,只要我不去那些机构购买,应该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一位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向记者表示。

      在记者走访的银行中,多位投资者透露出这样的想法。他们称,因为银行不会欺骗消费者,所以不会对理财师推荐的产品做任何心理设防。但是,很多投资者在选购产品时,对第三方理财产品和银行自主研发产品的概念并不清晰。他们认为只要是银行销售的,都属银行自主发行,不存在安全隐患。

      “就算不能获得最高收益率,但起码有保底收益,不会亏本,还比银行定期存款获利多。”多数投资者表示,目前股市低迷,物价飞涨,一些短期收益率较高的理财产品吸引力较强。以后仍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对目前的股市暂持观望态度。

      目前,多数营业厅的理财销售人员也称,自己的银行不可能出现这样的问题,而近期前来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人数,也未出现明显下降。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行业中的私单情况难以完全避免,建议投资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以免遭受兑付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