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广告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ST炎黄*ST创智拉开退市序幕
    暂停上市公司命运迥异
  • 净化市场环境
    就要动真格
  • 深交所就退市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 批量政策措施
    挥斩资本市场顽疾(上接封一)
  •  
    2012年12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ST炎黄*ST创智拉开退市序幕
    暂停上市公司命运迥异
    净化市场环境
    就要动真格
    深交所就退市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批量政策措施
    挥斩资本市场顽疾(上接封一)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批量政策措施
    挥斩资本市场顽疾(上接封一)
    2012-12-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批量政策措施

      挥斩资本市场顽疾

      (上接封一)其中,“调结构”可分解为:均衡股债结构、完善股票市场体系结构、协调一二级市场结构、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改善投资者结构;“提效率”可分解为:改善融资效率、优化投资效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运行效率;“转理念”可分解为:树立理性投资理念、建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理念、提升中介机构服务理念、改革监管理念。

      这三个关键词,层层递进,也彼此联系,调整结构是为了提升效率,提升效率最终落实和固化为转变理念;同时,提高效率的改革必将伴随着调整结构和转变理念,转变理念的改革又决定了结构调整和效率提升的实现程度。

      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不存在突变,改革发展之路也没有尽头。专家提出,未来一个阶段,我国市场应当延续“调结构、提效率、转理念”的思路,坚定改革发展的信念,夯实基础,期待厚积薄发。

      著名经济学家华生认为,资本市场的改革应从偏重融资功能,转向融资功能与资源配置功能并重,同时更加强调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因为“两者之间虽是量与质的关系,但从根本上说是一体的”。从融资和投资两方面来看,应更偏重市场投资功能的完善,如此才能达到提升市场效率、强化投资回报、从根本上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提出,不改革不开放,中国资本市场便没有未来。资本市场理念改革,指向由融资理念转变成投资理念,以更大力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还需要把“发展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改革的补充”的观念转变为“发展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改革的核心”。他提出,资本市场后续改革必须经由发行制度改革、交易制度改革、严格退市机制、再融资政策安排这几项改革进行。

      “目前资本市场暴露出的仍待改善的问题,都是改革过程中的问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要在一朝一夕间改变不可能。但我国市场此前20多年的发展和基础性制度建设,也已使市场具备了一定基础,今年以来和往后的改革,都将在这个新的层面上进行。”

      另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市场的改革发展方向明确,思路清楚,但当前市场所处的客观发展阶段及特点,又决定了进入深水区改革的困难程度。

      “未来的资本市场改革必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综合的、艰辛的过程,既不可能通过一项改革解决所有问题,也不可能通过一个部门单兵突进得以完成。”他表示,未来的资本市场发展需要持续不断地夯实制度基础,通过渐进的改革,期待能够厚积薄发。这个过程既需要“信心”与“耐心”,也需要市场参与各方厘清认识、明确共识,不回避问题,并破除功利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