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专访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特别报道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政策松绑 财富管理迈入混业竞争时代
  • 追求绝对收益、转型工具产品 首批封基转型“不走寻常路”
  • 银行跨年理财遭遇“抢食者” 7天逆回购最高收益8.5%
  • 理财产品你到底是什么?
  •  
    2012年12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财富管理
    政策松绑 财富管理迈入混业竞争时代
    追求绝对收益、转型工具产品 首批封基转型“不走寻常路”
    银行跨年理财遭遇“抢食者” 7天逆回购最高收益8.5%
    理财产品你到底是什么?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理财产品你到底是什么?
    2012-1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理财产品

      你到底是什么?

      ⊙秦红 主持 于勇

      

      在当今中国,隐藏风险的产品正大行其道,投资者与监管者对其中的风险并未有足够的重视,难保未来不会发生风险事件,或许这也是投资者成熟、监管成熟所必经的一个阶段。

      

      理财产品风起云涌,银行正是那中心。

      看着银行门外的霓虹灯,45天4%,热销中;看着短信:为您预留热销理财产品60天,4.8%。看起来颇具吸引力。然而又有新闻报道信托产品一去无回,某公司管理理财产品缩水30%,专家也抛出影子银行是最大的风险、庞氏骗局等言论,似乎风险颇大。理财产品,你到底是什么呢?

      最狭窄的银行理财产品定义,应该只是指银行自己管理的一笔资产,里面可能有国债、短融等长长短短算是无风险的国家信用债券,也可能有企业债、城投债等企业信用、地方政府信用的债券,还可能有票据等银行信用资产、甚至包括银行判断风险甚小的信托、贷款等各类资产。

      上述资产到期日各不相同,收益高高低低,搭配到一起,总是可以满足客户的喜好的。那些1、2年期限的债,利率总会比短期的高些,让客户的短期资金享受到较长期资金的收益,客户一定满意得不得了。虽然存在资金与资产期限的不匹配,但多几拨客户买买、持持,2个月的滚动资金就成了1、2年的长期资金,客户满意,银行也乐得。这就算是时间错配的好处了。

      这种错配,看似两全其美,但并非万无一失。如果某一次的资金不足,需要出售资产时,碰上价格不佳,答应客户的收益率其实就无法支撑了。不给承诺的收益率,会影响银行信誉,给了呢,又实在没有对应的收入,处理的方法往往是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风险是存在的,只是短期看不出。

      对产品开发者而言,隐藏了风险的产品,似乎有着更高的收益,在问题没有暴露之前客户一定会喜欢,即便偶尔遇到了问题,只要当期能够继续下去,也许还会随着时间的迁移而平复。如此现阶段万利,风险后移还未必会出现的好事,如果不是有监管管着,只要是心存侥幸、不想过多承担事后责任的人,为什么不做呢!

      客户就更喜欢了。比起单一信托的单一产品,理财产品的资金池提供了更好的流动性,还有更低的门槛、更高的收益,一旦出问题,也许还可以通过“闹”来获得维稳下的赔付,更是百利而无大害。

      从当期客户的角度看,是得了便宜,只要不成为那最后倒塌的一棒。但是客户得了便宜,其影响远不只是自己得了便宜这般简单。一方面客户会抱怨其他不给收益保证的产品与理财产品比起来收益低、风险高,从而不再选择;同时,也就造成市场上的风险收益匹配状况的偏差,导致风险产品定价下降,一时间,大有劣币驱逐良币之势。

      给客户的收益越来越高,客户越来越喜爱、越来越接受、越来越排斥那些暴露风险的产品,净值的波动——不可以,可能的亏损——不可以,低于预期收益率——不可以。对产品提供者来讲,积累的风险越来越大、离风险暴露的日子越来越近,只是难以下船。从这点上看,说理财产品是某种程度上的“庞氏骗局”,似乎并不为过。

      银行自身经营的理财产品如此,更宽泛的理财产品——信托就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能够遮盖风险的程度上讲,大部分信托是单项目的。项目一旦发生问题,立刻就会发生兑付危机,能否兑付要看担保者、销售者的协商。从这点上看,单项目信托比起资金池来,其风险暴露的速度要快很多。所以,开始的时候,大家也是谨慎的,笔笔深究。只是客户需求愈发强劲了,热情愈发高涨了,好质量项目难以为继,降低项目质量之事也难以避免,项目多了后,管理难度也会加大,偶有评审疏忽就更加正常。而到了客户端,是愈来愈广泛的投资者,愈来愈高的收益渴望,信托收益率渐行渐高也是市场驱使,只有到单项目难以借新还旧,担保者与销售者都难以支撑住的时候,暗藏的风险才会暴露,才会为大众知晓。影子银行之说,恐怕与这类信托更为相关。

      市场本就是利益驱动。有30%的利润,人就会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就会践踏人类良知。没有法律与监管,只是自担责任,也许是无知、也许是明知故犯、也许是心存侥幸,无论原因是什么,利益之下的资本本性难以抑制如此的扩张冲动。

      知道风险,在风险没落下来之前,又难以抑制对其收益的追求,在风险的路上渐行渐远,如同5000点上的股市热潮,在跌到2000点,有多少人相信前面会有一场股灾等着呢?更何况,确定收益的诱惑难以抗拒。

      当然,广义的银行理财产品中,也有着每日暴露风险的东西,那就是类基金的证券投资信托。这些信托本就是投资于证券市场金融产品,每日按收盘价估值,如同市面上的基金一般。也许仓位限制没有那么严格,但投资到证券市场中,仓位无限制也不意味着不会损失。看到网上把这些投资在证券市场的信托的损失与项目信托进行比较,十分牵强,因为这两类信托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产品。这些信托在信托业规模膨胀的2012年,属于被边缘化的一类,也因为其风险的暴露性而可以算是正在被抛弃的一族。

      在全球成熟市场,追求高收益者,大都是通过对高波动的多种资产进行配置,来实现降低风险,获得更高回报,投资者也相对习惯了将风险全部时刻暴露的产品。然而把风险延迟的鸵鸟想法,是人性使然,即使是在成熟市场,也有隐藏风险导致的次债危机发生,给喜欢隐藏风险产品者一声警钟。在当今中国,隐藏风险的产品正大行其道,投资者与监管者对其中的风险并未有足够的重视,难保未来不会发生风险事件,或许这也是投资者成熟、监管成熟所必经的一个阶段。

      (作者系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