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囧途 ”囧事不断
欧美难兄难弟
人在 途 ” 事不断
□焦虑、愤怒、抗议以及争吵,2012年的欧洲很热闹。希腊几度濒临退出;法国黯然失去最高评级,德国增长步伐慢慢放缓。欧盟领导人三番五次聚首,却挡不住矛盾重重;欧洲央行挥舞救市大旗,谁料基本没有用武之地。吵吵闹闹中前进,这场旷世危机似乎在年末出现了转机。
□在美国民主党人眼中,驴是一种既聪明又有勇气的动物;而在共和党人心中,大象代表着力量和智慧。当两党同时站在美国国会的演讲台上,驴象之争却越发演变成一场喧闹的政治秀,“财政悬崖”成为一道至今尚未绕过去的坎。
⊙记者 王宙洁 ○编辑 梁伟
2012年的欧洲年历,从一场旋风式的降级开始。
2012年的美国年历,在云谲波诡的国会大厦翻开第一页。这里,一向是各路高手博弈之地。
欧洲危机 排山倒海
年初,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大手笔批发下调九个欧元区国家的主权债信评级,成为首个剥夺法国和奥地利“3A”评级的机构。
塞浦路斯则在6月因银行业危机正式向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资金救助申请,成为欧元区第五个申请外部援助的国家。
再看希腊,今年3月,希腊政府终于等来其债券置换计划的成功,这确保其获得了第二轮280亿欧元“救命钱”。但时值年末,各方对是否拨付给该国最新一批救援款又开始争论不休。
而在西班牙,各大自治区的危机令该国首脑头痛不已。8月底,该国负债最重的经济大区加泰罗尼亚地区宣布向中央政府求援。目前,该国已经有超过半数的自治区发出求援声。
欧盟委员会的专家曾将债务的可持续性定义为一个国家未来有能力为其债务进行融资。在BMO Harris 私人银行的首席投资官杰克·埃布林看来,债务的激增反映出人类的本性:在未来的痛苦到来之前,先享受当下的乐趣。他说,欧洲政府通过负债来补充支出,以提高其短期生活标准。“不幸的是,他们目前的生活状态是痛苦的,并且偿还债务的过程还会令他们继续承受痛苦。”
在国家濒临破产的残酷现实下,欧元区的领导层不断在采取行动弥合分歧,试图遏制住这场风暴。7月底,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承诺将“尽其所能捍卫欧元”;9月,新“购债计划”出台,受到债务危机困扰的西、意等国融资压力明显缓解。
2013年即将到来时,来自希腊的好消息也令市场稍作喘息。继国际救助机构11月底就再度减免希腊债务400亿欧元达成一致之后,本月13日欧元区各国财长批准向已濒临“无序违约”的希腊发放491亿欧元的新一笔救助贷款。此外,欧盟还达成了银行业统一监管协议。
尽管如此,欧盟27个国家中,仍将有半数国家的债务与GDP之比在2014年突破60%大关。法国兴业银行首席欧洲经济学家詹姆斯·尼克松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2013年,欧元区各经济体的表现会出现很大的分歧,西班牙和意大利将再忍受一年的经济衰退。
美国财政 决战悬崖之巅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也许不曾料到,他于2月7日在国会听证会上提出的“财政悬崖”一词,最终引爆了一场“战役”。
北京时间11月7日中午,兴高采烈的民主党人走上街头,庆祝奥巴马连任美国总统。然而,大选非但没有为美国避开“财政悬崖”指明方向,反而加剧了两党在政策上的分歧。
白宫、国会两院就政府开支与税收问题持续扯皮。起初,奥巴马坚持对家庭年收入25万美元以上的人群增税,共和党则反对提高税率,力主更大力度地削减政府开支。几经僵持,众议院议长博纳率先妥协,同意向家庭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上人群增税。而奥巴马也把增税人群的收入门槛提升至40万美元。
然而,由于共和党阵营中的保守派依旧固守反增税立场,加之民主党方面也表示反对,博纳不得不取消原定在众议院就他提出的向年收入超百万美元家庭增税的备选方案进行投票的计划,就在圣诞节到来前的周末,“财政悬崖”谈判再陷僵局。
目前,美国政府债台高筑,联邦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已经达到70%左右,为二战之后的最高水平。如果国会不采取任何行动,超过6000亿美元的增税和减支措施,也即所谓的“财政悬崖”将于明年1月生效。跌落“财政悬崖”会令美国2013年的GDP增长减少0.5个百分点,失业率升到9%以上。
如今的情形似曾相识。时间再倒退一年,奥巴马和博纳同样陷入一场纷争,那场激战的主题是举债上限。
RBC资本市场公司的首席机构策略师迈尔斯·詹布洛克回忆,“2011年7月23日,博纳与奥巴马间关于举债上限谈判破裂,市场在接下去的11个交易日内大跌17%,直到美联储承诺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维持低利率,股市才企稳。”
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执行副总裁、首席投资官克里斯托夫·摩洛非在给上海证券报记者的一封邮件中说,假如谈判持续至明年1月1日之后,即理论上我们已经跌入“财政悬崖”,我们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因为“政界最终将达成解决方案。”
“尽管不能说任其自生自灭,但在接下去的几个季度里,美国经济很有可能处于一种‘巡航控制’状态。”迈尔斯·詹布洛克认为,这种状态好比驾驶员无需操作油门就能保证汽车以某一固定的预选车速行驶。当然,这种支撑来自于不断复苏的劳动力市场,以及触底反弹的国际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