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价值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专 版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分级基金A类迎定期折算
    “分红行情”近尾声
  • 银行转向兜售股基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 基金决战最后八小时 季军之争尚存变数
  • 资金持续流入
    首只人民币计价窝轮
  • 周期蓝筹阶段性走强难改大局
    中小成长股表现仍是决定因素
  •  
    2012年1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财富管理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财富管理
    分级基金A类迎定期折算
    “分红行情”近尾声
    银行转向兜售股基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基金决战最后八小时 季军之争尚存变数
    资金持续流入
    首只人民币计价窝轮
    周期蓝筹阶段性走强难改大局
    中小成长股表现仍是决定因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行转向兜售股基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2012-1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银行渠道开始“主导”股票方向的基金销售,近期部分货币基金遭遇大幅赎回,此前“热卖”的债券基金首募也开始降温。“跷跷板”已然显现,而增量资金是否持续进入股市,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记者 婧文 ○编辑 于勇

      

      随着A股超预期反弹,市场风险偏好进一步上升,作为基金销售最为重要的银行渠道,开始“主导”股票方向的基金销售。此外,记者获悉,近期部分货币基金遭遇大幅赎回,此前“热卖”的债券基金首募也开始降温。“跷跷板”已然显现,而增量资金是否持续进入股市,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跷跷板”效应初现

      “此前银行理财经理几乎一致推荐投资者购买固定收益类产品,而近期拜访银行网点时发觉,他们对于偏股型基金的销售开始积极。”沪上一家大型基金公司零售业务部渠道经理对记者表示,部分银行理财经理开始明显“主推”偏股基金了。

      除此以外,从各大基金研究机构的投基策略来看,多数基金研究中心发出建议,让投资者加大对股票型基金的配置比例。如申银万国表示,如果市场出现回调,基金投资者可选择绩优基金进行逐步配置。光大证券也认为,若市场出现调整,则是较好的买入机会,可增加指数基金和指数的杠杆基金的配置,未来 1-3个月的资产配置股基优于债基。

      值得注意的是,股市强势反弹后,“跷跷板”效应已然开始显现,记者从部分大中型基金获悉,近期货币基金遭遇大幅赎回,部分基金公司货币基金持续出现上亿规模的赎回量。业内人士透露,个别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净赎回比例甚至超过了10%。

      此外,由于预期明年债市不确定性的增强,前期发行“火爆”的债基产品,其首募份额也开始走低,分级基金杠杆份额甚至已经很难寻找到机构客户。

      “我们目前仍在进行债券基金的持续影响,在年底加大了债基的分红力度,由于机构投资者可借此避税,一般不会选择这个时点赎回。”一家中型基金市场部人士对记者坦言。此外,记者从多方渠道获悉,目前债券基金申赎较为平稳。

      不过,在一家合资基金公司固定收益总监看来,2013年通胀可能前低后高,限制了货币政策的空间,而随着信用风险的逐步积累,未来爆发信用风险的概率会越来越高,这意味着未来债市回调风险有所提升。而一旦权益类资产收益率上升,投资者风险偏好将导致对于需求端的不利影响,在其看来,明年需要防范债券的流动性风险。

      增量资金现好转迹象

      一般而言,当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上升时,更多的投资者会愿意买入风险资产,这将推动风险资产价格的上升;而当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下降时,会抛售风险资产,从而造成风险资产价格的下跌。

      事实上,上述两者会相互影响,当风险资产价格上升给投资者带来高收益时,风险偏好会进一步上升,而当风险资产价格下跌时,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会进一步下降。

      根据东方证券对市场风险偏好的监测来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已经开始回升,上周风险偏好大幅上升,目前没有进一步回升,而是在均值附近震荡。在东方证券研究员看来,长期风险偏好的拐点已现!

      中金公司认为,增量资金目前出现入场的迹象。从中金资金供需模型来看,继续假设股票新增股票账户数量,新基金募集金额及海外资金流入情况能与此前持平,则未来4 周资金净流入分别为49.31亿元、59.67 亿元、63.87 亿元、55.89 亿元。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增量资金出现入场迹象,但不能忽视的是,以产业资本为主的存量资金“萌生退意”,减持出现了放量。

      对于目前市场而言,中欧基金表示,随着近期连续快速上涨,部分前期观望资金有入场迹象,操作上,应注意把握市场结构性行情。

      不过,由于临近年末,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认为,市场流动性趋紧,增量资金持续注入股市或难延续,市场整体上攻动能不足。短期内多空双方旗鼓相当,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可“以退为进”,同时警惕年末基金因排名压力调仓所导致的个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