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纵深
  • A3:公司·热点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专版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市场货源紧缺 菜籽菜粕新年涨势如虹
  • 第一创业发行
    创新型集合理财产品
  • 普华永道:
    预计今年A股IPO融资1500亿元
  • 首批期货资管产品将面世 差异化明显
  • 大盘有望继续强势
  • 郑商所:
    四方面着手提升服务水平
  • 光大证券
    获代销金融产品资格
  • 汤森路透:去年A股融资额降51.2%
  • 短期“异象”暴露市场乐观情绪
  •  
    2013年1月8日   按日期查找
    9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证券·期货
    市场货源紧缺 菜籽菜粕新年涨势如虹
    第一创业发行
    创新型集合理财产品
    普华永道:
    预计今年A股IPO融资1500亿元
    首批期货资管产品将面世 差异化明显
    大盘有望继续强势
    郑商所:
    四方面着手提升服务水平
    光大证券
    获代销金融产品资格
    汤森路透:去年A股融资额降51.2%
    短期“异象”暴露市场乐观情绪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短期“异象”暴露市场乐观情绪
    2013-01-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沪指跨过年线,投资者一下子变得异常乐观。不过,这种乐观还是较为盲目的。虽然中期趋势正在发生改变,但距离中长期上涨趋势的建立,还要有充分的时间积累。此前我们分析过,仅从长期均线排列的状态就可从另一侧面洞悉未来一段时间行情的复杂性。比较重要的是年线与两年线500日均线。元旦前,上证指数越过250日均线之后,市场摆出一鼓作气直试500日均线2450点的架势。然而,从历史趋势上看,这两条均线状态无论是聚拢还是发散,无论是以直接飙升方式还是震荡盘升式向上突破,一次成功实现转势的情形几乎没有,基本上都是需要二次回探或二次突破,随后才有机会建立两年以上的长期上涨趋势。

      新一轮大级别上涨行情会不会直接再次突破历史新高6124点?换言之,估值水平从目前10倍PE左右直接上移至30倍以上,显然,这种想法无疑过于简单、过于机械。当下A股已进入历史转轨时期。首先估值国际化,市场整体估值重心有可能长期受制于20倍左右。有人以为可以依靠资金推动,事实上更加困难,当前A股流通市值,已是历史最高位(6124点)时的2倍,何况2013年的限售股解禁市值仍在2万亿以上,还有IPO增量。笔者认为,A股长期波动趋势有可能转向美股式的长期区域震荡,过去100多年,美股道指在一轮大行情之后,屡屡出现10年以上的横盘震荡。经历过2005-2007年6倍上涨行情的A股,又遇到经济转型,股市国际化、市场化接轨,长期波动更大可能将转入长时间区域震荡。有意思的是,美股的区域震荡宽度常常是下限的两倍左右,股性总是相通的,A股的情形类似,目前看,1664-1949点应该是“下限区域”,以一倍涨幅来测算,上限区域为3200-3800点,这也将是2013年重要的阻力区域或目标区域。目前正在摆脱下限牵制,中短期内是乐观的。

      短期看,2300点关口有强烈的心理压力,也是前期底2132点的反压位置,出现调整是正常的。不过,有一个市场特征要引起我们警惕,即近年强势牛股出现集体主动放量回辙,如安防的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医药的天士力、恒瑞医药、片仔癀、新华医疗,还有康德新、碧水源、中工国际、东方园林等。清一色的强势品种出现主动调整,这种现象值得我们警惕。此前大盘弱势下行过程中,每一次大盘调整,这些强势股通常都是避风港,“异象”表明什么呢?从乐观角度看,这是场内资金风险偏好的改变,由保守向进取转移,出现了新的行业“拐点”,资金开始流向弹性更强的行业。这与前段时间白酒板块的集体杀跌是类似的,“塑化剂”等只是外因,本质是相对估值优势渐失所致。不过,从悲观角度看,强势股主动调整是人们预期大盘调整力度可能再次加剧,部分资金借人气还在时趁机减持。比较之下,目前金融、地产以及大量周期性行业品种的估值水平以及未来经济增长投资主线品种,从股价调整充分性而言,笔者认为市场更偏向于乐观这一方向,这种现象也常常出现于一轮大级别行情启动初期。

      投资机会上,市场开始从偏重于传统产业的低估值挖掘,逐步转到成长主题投资的深入挖掘,围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等“新四化”而展开,可以肯定,能够支撑起更大级别上涨行情的必然是新蓝筹股。新蓝筹必然产生于“新四化”领域,也离不开新兴产业。像大服务业(金融、医药医疗、节能环保、文化)的潜力最大。至于智能设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卫星、4G、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等新兴产业则充满挑战,但隐含巨大的投资弹性。

      (执业证书:S14506110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