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产业调查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走出低谷
    江淮汽车被经销商看好
  • 风向
  • 长城汽车:
    销量口碑并重
  • 奇瑞转型进行时
    期待2013发力
  •  
    2013年1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T3版:汽车周刊 上一版  下一版
     
     
     
       | T3版:汽车周刊
    走出低谷
    江淮汽车被经销商看好
    风向
    长城汽车:
    销量口碑并重
    奇瑞转型进行时
    期待2013发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走出低谷
    江淮汽车被经销商看好
    2013-0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琼

      ⊙记者 吴琼

      

      一年间,江淮汽车大变样。

      1月的江淮汽车集团的经销商年会,变成了“求”车会。经销商们不仅不担心2013年销售任务重,而是急着要求更多的畅销车型。经销商们甚至未放过3月将上市的“瑞风S5”。一位经销商表示,“尽管这是江淮汽车集团首款SUV车型,但如果售价合适,市场空间应该可观。”

      行业外的人或许很难理解经销商的热情。因为,江淮汽车集团的2012年销售数据表面看来并不漂亮。2012年江淮汽车集团总销量达42.75万辆,同比增长0.46%。其中国内乘用车销量为17.34万辆,同比增长3.44%;轻型商用车销量为19.80万辆,同比增长1.58%。但冲在一线的经销商们已经成为受益者。江淮汽车集团董事长安进称:“2012年1月,江淮汽车集团的月销量已经开始环比增长!”2012年12月,江淮汽车集团创下单月同比增幅新高,当月销售汽车4.2万辆,同比增长53.98%。

      江淮汽车集团走上快车道,与2012年调整思路息息相关。2012年,安进一直强调江淮汽车集团要转变发展方式,提出做实的经营理念,并坚持走以效益经营为中心、坚持以实销量取代批发量的考核策略。首先,在产品上,江淮汽车集团进行了转型,从过去做低端产品铺量,转向通过高端产品做效益、做品牌。以江淮汽车集团旗下的乘用车业务为例,2012年,江淮汽车进行了一系列结构调整。如进行品牌瘦身,收缩为“瑞风”和“和悦”两大品牌。“瑞风”定位于公商务用车,主攻城市个性消费人群;“和悦”则定位为大众、家庭经济性的消费用车。江淮汽车高层表示,我们也吸取了一代产品成功、失败的经验。在推出二代产品时,更考虑市场需求、产品性能平衡。其次,在销售考核和制定销售政策时,江淮汽车集团追求合理库存、快速流转之路。来自经销商的信息显示,2011年部分车型的库存当量在两个月左右,现在“瑞风”库存当量降至1个月以下,“和悦”当量仅为0.8至1个月。

      按照安进的思路,江淮汽车集团将进入销量、效益并重的时代。江淮汽车集团第二代全新乘用车将集中发力,“瑞风”品牌、“和悦”品牌无一例外。其中,据悉,即将上市的“瑞风S5”、已站稳脚跟的“瑞风M5”将成为提升盈利能力的重要产品。江淮乘用车多功能车营销公司副总经理陶智并不担心新产品“瑞风S5”的销量,而是担心产能跟不上。陶智认为,“2013年中国SUV市场仍将保持25%的增长,预计年销量250万辆左右。城市SUV市场将是增长最快的一个细分市场,‘瑞风S5’恰处于这一市场。”据了解,“瑞风S5”直接对标风头正劲的现代新“途胜”,月最高销售目标定在8000辆至1万辆。但按照世界工厂标准打造的江淮汽车第三工厂虽已建成投产,目前处于产能爬坡期。

      江淮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王保清指出:“产能,最终将不是问题。江淮汽车按照世界工厂的标准打造了第三工厂,投资28亿元。一旦第三工厂达产,年产能将达24万辆。预计2015年江淮汽车乘用车年产能将达到55万辆。”按照江淮汽车集团的规划,2015年,乘用车年销量为50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