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广告
  • 4:财经新闻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专 版
  • 8:专 版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市场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焦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互动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特别报道
  • A14:基金·特别报道
  • A15:基金·特别报道
  • A16:基金·对话
  •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因素
  • 新年还需继续倚重稳健的货币政策
  • 上市公司财务监管的强化、常态化与长期化
  • 哎,这次不去五星酒店办年会了!
  • 外论一瞥
  • 英国年轻人的购房压力
  •  
    2013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观点·专栏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决定因素
    新年还需继续倚重稳健的货币政策
    上市公司财务监管的强化、常态化与长期化
    哎,这次不去五星酒店办年会了!
    外论一瞥
    英国年轻人的购房压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公司财务监管的强化、常态化与长期化
    2013-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肖玉航

      上市公司财务监管的

      强化、常态化与长期化

      ⊙肖玉航

      

      又进入一年一度的上市公司财务年报公布期了。现在投资人心中最期待的,是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公布期,证监会及相关监管部门能严密监察市场异常信息,密切跟踪与及时查处存在重大财务问题和有粉饰财务报表嫌疑的公司,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

      近一段时间来,管理层加大了对IPO拟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比如证监会日前正式发布《关于做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2012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新上市公司的IPO过程中,坚决打击发行人粉饰业绩、欺诈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严惩保荐机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以及帮助发行人过度包装、合谋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新财年刚过了不到两周,证监会就已对IPO项目开出三份罚单,因所荐公司业绩大降而未在招股过程中充分说明,国信证券、太平洋证券、东吴证券三家保荐机构相继被处罚。这是个很好的信号。

      笔者想提请注意的是,从相关历史数据看,沪深A股上市公司财务问题依然严重,因此监管层不仅要强化拟IPO公司财务问题的监管力度,其对已上市公司的年报更需重点监察,尤其在年报公布期,监管层更应将上市公司年报质量纳入最严格的动态监管,实行全面综合治理,对于历史财务问题同样需要追本溯源,甚至挂钩退市或重罚,在财务治理上绝不能“新老划断”。

      商务部研究院日前发布的2012年中国非金融上市公司财务安全分析报告显示,非金融上市公司总体财务安全快速下降趋势明显,其下降量级和呈现的风险程度前所未见。截至2012年10月,上市公司财务安全总指数为4776.67,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756个基点,同比下降幅度为13.7%。通过Themis纯定量异常值评级分析,截至2012年三季度,在1689家样本中,有823家上市公司存在不同程度的财务报表粉饰嫌疑,占全部样本上市公司的48.73%!

      商务部最新研究报告没有将金融类公司纳入其中,但从资产负债率、毛利率、净利润与回报、债务规模等相关指标看,部分金融类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相关理财债务演变风险。而对比动态因素,比如对应收和应付科目、销售收入科目、销售成本、无形资产、总资产、净资产、借款、固定资产等相关科目的动态分析,若出现重大异动,及时抓住这些异常信号结合最新年报分析原因,是能有效发现有财务麻烦或粉饰财务报表的公司的。

      近年市场实情显示,业绩变脸IPO公司的增加与粉饰业绩的财务问题异常突出,比如通过市场近年财务报告研究发现,一些公司业绩忽上忽下漂浮不定,上市前及上市后业绩变化极大,一会说获得了巨额收益,一会儿又亏损有加,忽儿年报出现剧增利润保壳成功,随之季报又现亏损等。有些公司IPO时在保荐机构的鼎力相助下,以高达数百倍的PE发行,其旗下基金经理配合说没有见过这么优秀的公司,但运行几年下来,股价却已跌至上市高位的十分之一,经营业绩与上市之初大相径庭,投资者利益受到严重伤害。这些部分公司异常的财务信号,都需要管理层从保护投资者利益、打击财务造假的角度专业分析跟踪与调查。

      无疑,敦促相关公司财务信息真实可靠应是年报期间证监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以此维护市场信息的公平、公开与公正,让违规公司与个人受到处罚或警示规范。笔者更认为,相对于审批而言,在年报公布期间,加大对上市公司的财务规范力度与维护财务数据真实可靠、对IPO与历史上财务异常信号公司的追踪调查,是市场监管最最急迫之事。

      再进一步,打击财务造假行为应有很多具体的工作需要落实,而且时间与周期上应常态化、长期化。唯有如此,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才会真实可靠,投资者利益才有望真正得到保护。

      (作者系知名市场研究人士,证券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