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信息披露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101:信息披露
  • 102:信息披露
  • 103:信息披露
  • 104:信息披露
  • 105:信息披露
  • 106:信息披露
  • 107:信息披露
  • 108:信息披露
  • 109:信息披露
  • 110:信息披露
  • 111:信息披露
  • 112:信息披露
  • 113:信息披露
  • 114:信息披露
  • 115:信息披露
  • 116:信息披露
  • 117:信息披露
  • 118:信息披露
  • 119:信息披露
  • 120:信息披露
  • 121:信息披露
  • 122:信息披露
  • 123:信息披露
  • 124:信息披露
  • 125:信息披露
  • 126:信息披露
  • 127:信息披露
  • 128:信息披露
  • 129:信息披露
  • 130:信息披露
  • 131:信息披露
  • 132:信息披露
  • 133:信息披露
  • 134:信息披露
  • 135:信息披露
  • 136:信息披露
  • 137:信息披露
  • 138:信息披露
  • 139:信息披露
  • 140:信息披露
  • 141:信息披露
  • 142:信息披露
  • 143:信息披露
  • 144:信息披露
  • 145:信息披露
  • 146:信息披露
  • 147:信息披露
  • 148:信息披露
  • 149:信息披露
  • 150:信息披露
  • 151:信息披露
  • 152:信息披露
  • 153:信息披露
  • 154:信息披露
  • 155:信息披露
  • 156:信息披露
  • 157:信息披露
  • 158:信息披露
  • 159:信息披露
  • 16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周刊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周刊
  • A5:基金周刊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周刊
  • A8:基金周刊
  • A10:基金周刊
  • A11:基金周刊
  • A12:基金周刊
  • A13:基金周刊
  • A14:基金周刊
  • A15:基金周刊
  • A16:基金周刊
  • 本届达沃斯论坛的焦点
  • 数据透视:2012的亮点与2013的隐忧
  • 好马不恋栈
  • 别捐了,咱们可不是灾区!
  • 现金选择权制度
    在A股市场还有太多空白
  • ■外论一瞥
  •  
    2013年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本届达沃斯论坛的焦点
    数据透视:2012的亮点与2013的隐忧
    好马不恋栈
    别捐了,咱们可不是灾区!
    现金选择权制度
    在A股市场还有太多空白
    ■外论一瞥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3-0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翻译

      ■外论一瞥

      ◎英国《经济学家》1月19日社论

      再见,盖特纳

      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14日表示,如共和党不提高债务上限,市场将失控,美国将再次深陷危机。财长蒂莫西·盖特纳也在同日表达了相同观点,并认为这或许不到一个月就会发生。而按计划,盖特纳那时已将权力移交给杰克·卢了。

      虽然很多人都从危机中得到了经验,但盖特纳的经历无疑更丰富。20世纪90年代,他应对过新兴世界的货币危机及银行危机。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他是纽约联邦储蓄银行行长。这些经历使得他在美联储拥有了一定的发言权,如对贝尔斯登投资银行和美国国际集团提供紧急融资,以及让雷曼兄弟投行破产。身为奥巴马政府的财政部长,盖特纳设计并实施了压力测试,向银行系统注资以维持稳定。

      盖特纳对银行的处理方法及其后来的金融改革都被视为强化了“银行大而不倒”的准则。所以,自由派和民主派的评论家认为,盖特纳对于大银行过于大方。面对种种批评,盖特纳表示,在美联储监管下的银行比大多数机构能更好地抵挡风险。美联储和财政部在投入大银行的资金上也大有获利。实际上,多亏了2009年盖特纳针对银行推出的压力测试和资本重整,使得这些银行如今都重返私营,实现了更好的资本化。

      在盖特纳任期内,美国每年财政预算赤字都超过1万亿美元。但鉴于现今的经济疲软,巨额赤字也成为无奈之举。比起债务负担,更令人忧虑的是缺少创造稳定的计划。造成这一困局的原因有很多:稳定计划不是奥巴马的优先任务、两党和谈因立场分歧总是以失败告终。2013年奥巴马和国会也将纠纷不断。双方的胜负更多取决于谁在舆论中占优势,而非提案本身的优劣。(贺艳燕 编译)

      ◎俄罗斯《莫斯科时报》1月15日专栏文章

      欧盟最大的问题是领导力赤字

      在构建欧洲货币联盟的过程中,政治领导人未能考虑清设计的缺陷所有含义。更糟的是,现在他们还未从这一经验中得到教训。欧洲在货币体系上的融合暗示了政治表达的新机制。危机前,欧盟受到了“民主赤字”非议。如今,全面的紧缩政策让对这一批评来得更加猛烈。

      不幸的是,欧洲同时还面临“领导力赤字”。20世纪中期充满魄力的领导人,如英国首相丘吉尔和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当代无人可媲美。现在是靠无聊的官僚体制和技术官僚来连接民众和欧盟。

      欧盟正试图民主化欧洲委员会来应对领导力赤字。主要方法是选民可直接选举欧盟领导人。这使得选民与欧盟政府的联系更为直接,同时,也能让政治家表现得更为积极。这种方式受到很多支持,但并不意味着这是一个好主意。因为两党体系存在很多问题。两党模式曾在英国前殖民地流行,比如一些非洲国家。但其带来的结果是毁灭性的。公民不理解他们的政治喜好为什么要与非左即右的政治党派相联系。人为地分裂出左和右来创造一个新的欧洲政治组织,将使得权力重新分配的斗争更为激烈。

      一些人士为此建议欧盟采用瑞士模式,几个党派相互竞争,但其目的并非是排他性地控制政府,而是选举出一个兼容并包、相互制衡的政府。瑞士模式的问题是难以产生鼓舞人心的新政策。

      今天的欧洲不需要能煽动民众情绪的领导人,而是需要有能力在复杂、多维的政治世界中发挥作用的领导人。

      (作者系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和国际关系学教授哈罗德·詹姆斯 贺艳燕 编译)

      ◎日本《读卖新闻》1月16日社论

      德国“零核电”政策何去何从

      德国计划在2022年前废止所有的核电站,作为电力的替代品,德国把希望寄托在风力、太阳能等再生能源上。但是再生能源的真正普及面临极大的困难。日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

      德国的再生能源普及政策,主要是指2000年制定的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即电力公司以高昂的固定价格收购一定年数的再生能源电力。大量企业因此而加入太阳能发电行业,再生能源发电量的占有比例从2000年的7%上升到了2011年的20%。但由于收购费用上升导致了电费不断上涨,目前这个制度正面临分岔路口。德国去年10月发布报告说,2013年平均每户家庭的全年电费将提高100欧元,国民不满情绪立马上涨。产业界也一片反对之声,很多人担心成本的提高会打击企业的经营。德国环境部去年10月也承认了固定价格收购制度的缺点,并表示要从根本上重新讨论再生能源政策。

      再生能源的普及并不必然带来相关产业的振兴和就业率的提高。在中国制造的低廉太阳能板的冲击下,德国生产商捉襟见肘。另外,作为主力的风力发电也有问题。发电站主要设置在德国北部,而电力的主要消费区域在南部工业带,由于环境保护团体反对,从北向南架设输电线的工程难以推进。

      日本之前的民主党政权参考德国再生能源固定价格收购制度,于去年7月制定了自己的制度。但如上所述,以高昂的固定价格购买20年电力这一制度是有问题的。德国现在仍有9座核电站在运行,而且可以从周边国家进口电力,但日本尚在运行的核电站只有两座。如果政府再不快速启动安全的核电站,日本的电力供给体制将面临崩溃。

      (梁宝卫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