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大宗交易成交额逾66亿 升至历史高位
2013-0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王晓宇 ○编辑 李剑锋
⊙记者 王晓宇 ○编辑 李剑锋
大小非的减持与QFII席位借道吸筹合力推动大宗交易活跃度走高,上周大宗交易系统的成交规模大幅放量,成交金额逾66亿元,升至历史高位水平。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1月14日至1月18日沪深两市共完成313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6.97亿股,金额66.2亿元,环比增幅均逾四成。
大小非减持无疑是推高大宗交易规模的主力军。上周中小板及创业板共计成交2.68亿股,其中相当一部分应该出自股东减持。
以青青稞酒为例。该股在上周完成9笔大宗交易,金额近4.73亿元,为当周交易金额最大的个股。卖出席位来自中投证券西宁西关新宁广场营业部及国都证券北京北三环中路营业部,而接盘席位非常分散,减持特征颇为明显。青青稞酒2012年12月底有五家创投的9750万股解禁股获准上市流通,因此分析人士认为,上周交易股份很可能来自小非减持。事实上,该股自月初以来便现身大宗交易市场,且卖出方同样出自上述两家营业部,至今累计成交2526万股。另据公开资料,骆驼股份、贤成矿业、上海绿新、加加食品等多家公司的股份也遭遇股东不同程度的减持。
就在大小非减持的同时,QFII席位在同一市场狂扫蓝筹。保利地产、招商银行等大盘蓝筹股成为其吸筹对象。上周三至周五,海通证券国际部连续出手,将东方证券东方资财的抛盘全部收入囊中,全周累计买入5465.7万股,金额总计4.46亿元。成交价格多以当天二级市场收盘价为主,仅保利地产、中信证券略有溢价。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上述蓝筹股单笔成交金额均不大,不排除有境内资金故意通过有关席位倒仓,制造境外投资者进场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