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焦点
  • 5:要闻
  • 6:要闻
  • 7:海外
  • 8:金融货币
  • 9:证券·期货
  • 10:证券·期货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数据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A69:信息披露
  • A70:信息披露
  • A71:信息披露
  • A72:信息披露
  • A73:信息披露
  • A74:信息披露
  • A75:信息披露
  • A76:信息披露
  • A77:信息披露
  • A78:信息披露
  • A79:信息披露
  • A80:信息披露
  • A81:信息披露
  • A82:信息披露
  • A83:信息披露
  • A84:信息披露
  • A85:信息披露
  • A86:信息披露
  • A87:信息披露
  • A88:信息披露
  • A89:信息披露
  • A90:信息披露
  • A91:信息披露
  • A92:信息披露
  • A93:信息披露
  • A94:信息披露
  • A95:信息披露
  • A96:信息披露
  • A97:信息披露
  • A98:信息披露
  • A99:信息披露
  • A100:信息披露
  • A101:信息披露
  • A102:信息披露
  • A103:信息披露
  • A104:信息披露
  • A105:信息披露
  • A106:信息披露
  • A107:信息披露
  • A108:信息披露
  • A109:信息披露
  • A110:信息披露
  • A111:信息披露
  • A112:信息披露
  • A113:信息披露
  • A114:信息披露
  • A115:信息披露
  • A116:信息披露
  • A117:信息披露
  • A118:信息披露
  • A119:信息披露
  • A120:信息披露
  • A121:信息披露
  • A122:信息披露
  • A123:信息披露
  • A124:信息披露
  • A125:信息披露
  • A126:信息披露
  • A127:信息披露
  • A128:信息披露
  • A129:信息披露
  • A130:信息披露
  • A131:信息披露
  • A132:信息披露
  • A133:信息披露
  • A134:信息披露
  • A135:信息披露
  • A136:信息披露
  • A137:信息披露
  • A138:信息披露
  • A139:信息披露
  • A140:信息披露
  • A141:信息披露
  • A142:信息披露
  • A143:信息披露
  • A144:信息披露
  • A145:信息披露
  • A146:信息披露
  • A147:信息披露
  • A148:信息披露
  • A149:信息披露
  • A150:信息披露
  • A151:信息披露
  • A152:信息披露
  • A153:信息披露
  • A154:信息披露
  • A155:信息披露
  • A156:信息披露
  • A157:信息披露
  • A158:信息披露
  • A159:信息披露
  • A160:信息披露
  • A161:信息披露
  • A162:信息披露
  • A163:信息披露
  • A164:信息披露
  • 中信证券拟发债
    融资不超过400亿元
  • 下游需求出现“新亮点”
    甲醇期货创近半年新高
  • 太平洋证券
    拟非公开发行股票
  • 多家拟上市券商
    披露2012年业绩
  • 涨价因素汇聚 焦炭获冲高动能
  • 短期暂无忧 长期需谨慎
  • 大盘短期波动难免
    总体反转趋势不改
  • QFII回应“抄底”传闻 不是所有QFII都幸运抄到大底
  •  
    2013年1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证券·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证券·期货
    中信证券拟发债
    融资不超过400亿元
    下游需求出现“新亮点”
    甲醇期货创近半年新高
    太平洋证券
    拟非公开发行股票
    多家拟上市券商
    披露2012年业绩
    涨价因素汇聚 焦炭获冲高动能
    短期暂无忧 长期需谨慎
    大盘短期波动难免
    总体反转趋势不改
    QFII回应“抄底”传闻 不是所有QFII都幸运抄到大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QFII回应“抄底”传闻 不是所有QFII都幸运抄到大底
    2013-01-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枫林

      

      QFII中国股票基金去年12月平均17%的正收益,使得市场充斥“QFII成功抄到大底”的声音。然而,亦有不少QFII投资人认为,不是所有QFII都能幸运地“抄到大底”。

      “不是所有QFII都幸运抄底”

      执行长仓和蓝筹策略的QFII基金,在去年6-11月的收益率并不令人瞩目,然而,随着去年年末A股向好,他们终于实现了成功抄底,并于去年12月实现业绩大爆发。

      据理柏最新公布的基金月度透视报告显示,QFII中国股票基金在2012年12月获得了平均16.94%的正收益。

      然而,并非所有QFII都如此。“应该说抄到底的QFII客户是幸运的。”瑞银中国证券部总监夏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旗下的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部门,瑞银集团共计拥有10.4亿美元的QFII额度,在所有QFII中排行前列;而且,早在2003年,正是夏阳的前任在内地市场上下达了“QFII第一单”的指令。

      某拥有QFII额度的港资资产管理公司一位高层则对记者坦承,他们的相关产品并没有分享到去年年末A股上涨所带来的收益。他解释说,拥有QFII额度的机构在发行产品之前,对于产品结构、投向等设计都必须要经过香港金管局的批准,也就是说,机构在发行产品之前,产品设计等都已经确定且不能随意更改。

      “去年上半年A股其实表现并不是很好,因此,我们的产品在设计的时候,也就考虑不投向内地股市,而是投向一些固定收益类的产品。”该高层表示,所以当后来内地股市表现比较好的时候,尤其是11月、12月份,他们的产品也并没有享受到所谓“QFII抄大底”所带来的收益。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去年一些新获QFII额度的资产管理公司中,确实也还有部分QFII曾公开表态,尽管看到部分股票的A股和H股之间存在价差,但由于对内地A股存谨慎态度,表示新获额度投资方向将会主要是一些固定收益类产品。

      上述港资QFII高层表示,倒是一些推出多样化投资组合的资产管理公司,分享到了国内股市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因为他们推出的投资组合内容比较多样化,除了固定收益类产品,还有股票、指数等。

      “择时机会并不多”

      除了投资方向之外,去年QFII是否能够“抄到大底”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是:6个月的择时期太短。

      目前,瑞银既是中国最大的QFII投资人之一,又服务着众多的QFII客户。瑞银中国证券部总监夏阳分析认为,应该说去年抄到底的很多QFII客户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能择时的机会是不多的。“一个真正的长期投资人择时需要2-3年的周期,而QFII客户一旦确定在中国内地市场投资,更多的是等待额度,拿到了额度就要在6个月内投进去。”

      大型QFII以公募基金、养老基金、主权基金居多。夏阳说,多数QFII采取的是长仓策略,偏好具长期投资价值的蓝筹股,因为他们做的是一个比较长的周期,而短周期的波段操作对他们来说并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

      对于近期市场讨论较多的“QFII抄底银行股”的说法,夏阳认为,在具体选股上,QFII当然也需要对中国市场进行策略研究。但去年银行、地产股出现的反弹也并不是偶然的,选择这些板块的QFII投资人应该是认为这些行业、股票被低估,具投资价值,这对长期投资是非常合适的,与某些短期炒作的倾向非常不一样。而截至目前,QFII投资人主要仍集中于高贝塔值的行业和板块、周期性比较强的股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