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纵深
  • A5:公司·动向
  • A6:公司·融资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T1:汽车周刊
  • T2:汽车周刊
  • T3:汽车周刊
  • T4:汽车周刊
  • T5:汽车周刊
  • T6:汽车周刊
  • T7:汽车周刊
  • T8:汽车周刊
  • 编制养老金指数方便公众了解养老金现状
  • 大宗商品需求改观市场回升可期
  •  
    2013年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编制养老金指数方便公众了解养老金现状
    大宗商品需求改观市场回升可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大宗商品需求改观市场回升可期
    2013-0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克新

      去年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尤其是欧债危机恶化影响,中国经济主要指标回落,拖累大宗商品需求减速,整体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水平震荡下行,企业效益严重滑坡。展望今年市场形势,增加投资将成为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主要手段,同时欧美经济也有见底转暖迹象。

      受其影响,大宗商品市场最坏时期已经过去,如果不出现世界经济二次衰退,今年内大宗商品需求形势改观,以及流动性过剩的推波助澜,价格回升可以期待。在这个大趋势之下,重要大宗商品品种,因为影响因素差异,由此走出各不相同市场行情。

      □陈克新

      今年大宗商品市场趋向回升

      去年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总体震荡走低。据测算,到去年11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44.9点,比年初下降7%,比上年同期下降6.6%。预计去年全年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下降5%左右。重要大宗商品中,铁矿石进口到岸价格一度低于80美元/吨,上海主力合约螺纹钢价格跌破3500元/吨,天然橡胶价格也逼近20000元/吨关口,除粮食以外的几乎所有大宗商品价格都出现了程度不同的下跌。

      分析2012年大宗商品价格跌落得主要原因,在于欧美债务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实体经济需求疲弱。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最重要的经济指标,无论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贸易出口等,其同比增速都出现了较大幅度回落。从一些能够反映重要大宗商品消费水平的主要产出指标来看,2012年1—9月份累计,全国火力发电量同比下降0.2%,粗钢产量同比增长1.7%,原油加工量增长2.2%,轮胎产量增长4%,水泥产量增长6.7%。

      据此测算,去年前三季度全国煤炭、矿石、石油、橡胶等重要大宗商品的实际消费增幅(剔出所增加的社会库存)都在6%以下,比以往两位数的增长幅度急剧萎缩。虽然2012年第四季度中国经济与需求出现筑底回升迹象,大宗商品需求情况好转,但预计全年重要大宗商品的平均消费增幅亦不会超过6%,全年需求增速萎缩局面难以扭转。

      预计进入2013年以后,国内外实体经济需求疲弱状况会有很大改观,加之极度货币数量宽松推波助澜,大宗商品市场回升可以期待,并且不排除其中一些品种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可能。

      推动今年内大宗商品市场回升的动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国内未来市场信心获得增强。为了抵御外部需求大幅减弱的冲击,自2012年二季度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刺激需求的宽松措施,随着这些措施开始显示效应,去年9月份以后中国经济筑底企稳回升,PMI指标也重回50荣枯线上方,由此极大增强了生产者、投资者与消费者市场信心。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最低迷时期已经过去,今后趋势发展将是渐好,而不会更差。受其影响,尽管遭遇最严厉宏观调控,全国房地产价格在去年四季度依然出现上涨趋势,去年11月份全国70个主要城市中,有53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越来越多的购房者认为房价已经触底,今后趋向上涨。

      其次是对于政策面的乐观期待。人们普遍认为,新班子上台后,会有更多宽松措施出台,以巩固当前的回升势头。因为仅靠现有措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强,比如企业与民间投资意愿不强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内需作为重中之重,是大经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必然。

      如何扩大内需,首要还是增加投资,或者说是“稳投资”。也就是说,以往较高的投资增速要持续下去。近、中期来看,主要是政府主导的交通投资;中长期接力的则是“城镇化”。目前10年规划已经完成。预计经批准后很快就会有步骤展开。有机构测算未来10年内,城镇化可以启动40万到50万亿元内需,接近或相当于现有GDP的总和,因此将其比喻为中国最大的需求项目,由此产生经济增长的极大动力。

      三是欧美经济似乎也现见底迹象。虽然欧美债务危机在其解决之前,仍然是笼罩全球经济之上的最大阴霾,但近段时期美欧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主要表现为美国经济出口、房地产、消费者收入与支出均有回暖,财政悬崖问题最终也会获得解决。欧元区内,德国经济增长势头不错;希腊的下一批援助落实,评级机构亦调高了希腊评级,让市场情绪有所平复。因此,有观点认为,尽管前景曲折艰难,但欧洲危机结束有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MF总裁拉加德预计2013年全球经济略微好转,全球GDP增长率预计为3.6%。其中发达国家GDP增长1.6%;发展中国家增长 5.6%。

      四是全球货币政策出现新的数量宽松。美联储再次扩大量化宽松措施,以替代到期的扭转操作(旨在压低长期利率)。按照QE4,美联储不仅要每月继续购买4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外,还要购买450亿美元的长期债券。QE4失业率与利率挂钩,如果失业率不降至6.5%,就会一直维持0.25的超低利率。据此,预计美联储最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总额将达1.1万亿美元,其中约6200亿美元是房贷担保证券,5000亿美元是美债。至此美联储资产负债表规模将膨胀至逼近4万亿美元。

      据近期资料显示,美联储的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已令去年11月30年期固定利息放贷利率压低至空前水平3.31%,刺激了房地产市场进一步复苏。与此同时,日本也在下“猛药”,实现大规模的数量宽松,以刺激经济增长,使其增长率提高至3%。

      需要引起关注的是,在QE4方案中,美联储首次将利率政策与经济增长、就业率挂钩。要把近乎于零的利率至少维持在2015年,直到失业率降至6.5%以下。此举表明以美联储为代表的各国央行正在将控制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改变为推高通胀水平,以鼓励投资者放心大胆借钱,进行各种投资活动,实现经济增长。

      而如此规模的全球流动性泛滥,一定会在商品价格上产生强烈反应。如果说,以往流动性泛滥并未导致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飙升,主要抑制因素在于全球实体经济需求乏力,在于投资者、生产者与消费者对于世界经济二次衰退的恐惧和疑虑。那么,随着新一年世界经济进入较强的复苏阶段,随着实体经济需求的复苏,流动性泛滥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推动性影响,将会逐步显现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的全面回升,势必可以期待。

      以往一些部门与机构,时常将钢铁、矿石、焦炭等大宗商品价格的暂时性跌落归结为产能过剩,并由此得出大宗商品价位趋势性下移的结论。这种分析过于简单,完全忽视了商品价格中的货币因素,忽视了各国央行无上限印钞、通货膨胀的大环境。要说过剩,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产能就一直处于过剩状态,甚至是所谓的“严重过剩”。但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螺纹钢市场价格却一直震荡向上,从不到2000元/吨上涨到4000元/吨左右,涨幅达到1倍。其中一项重要因素,就是通货膨胀所引发的成本大幅飙升。同样道理,近20年来,全球石油、煤炭、矿石、橡胶等大宗商品价格以及黄金价格,也都出现了很大幅度的上涨,所有这些都不能仅从供求关系中获得全部解释,无一例外地掺杂了通货膨胀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各国央行联袂大量印钞情况之下,在中国高得多的利率刺激之下,以及对于中国市场信心的明显恢复,也会刺激境外“热钱”涌入,助涨中国大宗商品价格及资产价格。

      重要大宗商品行情走势各异

      具体分析,今年重要大宗商品品种,因为影响因素差异,将由此走出各不相同的市场行情。

      石油行情宽幅震荡。去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出现宽幅震荡。其中纽约原油期货合约最高价位为110.55美元/桶,最低价位为77.28美元/桶,数月之内震荡幅度超过4成。进入2013年后,一方面,石油主产区地缘政治关系紧张,最糟糕情况下国际海运通道有可能因为战争阻塞;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难以一帆风顺,不知又会出现什么大麻烦,冲击实体需求。两大相悖因素博弈,以及流动性泛滥推波助澜,将使得国际市场石油行情继续宽幅震荡。在极端情况下,石油价格最低价位有可能跌破70美元/桶,最高价位见到120美元/桶。

      预计去年全年国内原油产量大约为2亿吨,与上年大体持平,呈现稳定态势。2013年中国石油供应的最大风险来自于海上运输安全。近些年来,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持续提高。2011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6.5%,比上年扬升了1.7个百分点。而权威部门预计2013年石油对外依存度将攀升至60%左右。国际市场石油价格的宽幅震荡,势必引发国内成品油及相关下游石化产品价格相应波动。如果今年内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得以实施,国内汽油、柴油等产品价格的波动将更为频繁。

      粮食供求关系偏紧。去年因为重要产区严重旱灾等影响,全球粮食产量与储备双双下降,譬如世界最大玉米生产国与出口国,美国玉米产量较上年减少15%,玉米储备也处于1974年以来最低,导致价格飙升。据有关资料,目前各国粮食储备已从10年前平均107日,急剧降至74日。联合国因此警告,粮食供需开始逼近临界点,小麦及玉米等主粮价格已迫近2008年爆发粮食危机时水平,有的国家开始禁止粮食出口。

      展望今年全球粮食生产形势,极端气候是否出现?仍然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新一年内粮食生产不出现大的问题,由于上年粮食库存较低,处于补充库存需要,整体粮食市场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如果继续遭遇较大灾害,全球粮食供应将趋于紧张,很有可能爆发新的粮食危机,刺激国际市场价格扬升,并引发国内价格波动。对此不可掉以轻心。当然,因为上年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已经发生过一轮飙升,因此即使今后价格继续上涨,其升幅也很有限。

      铁矿石价格高出上年水平。受到中国等主要产钢国钢铁产量增速萎缩影响,去年国内外铁矿石价格大幅跌落。数据显示,2012年第三季度中国天津港铁矿石平均吨价为112美元左右,同比下降约36%。铁矿石到岸价格的大幅跌落,导致国内部分高成本矿山减产与停产。2012年内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最低曾经跌破90美元/吨关口。

      预计进入新一年后,如果不出现世界经济二次衰退,如果中国经济不再出现大的减速,受到需求增加、成本提高、国产矿萎缩、流动性泛滥以及节能减排等因素影响,铁矿石价格,尤其是进口高品位铁矿石价格将继续扬升。2013年第一季度其到岸价格会达到或超过130美元,全年平均价位在120美元左右,高出上年水平。预计全年进口量向8亿吨靠拢。

      钢铁需求恢复性增长。去年中国钢材需求疲软,全年粗钢消费(含直接出口,下同)增幅在4%以下,由此成为市场供大于求、价格跌落、企业利润下降的“罪魁祸首”。为了防范经济“硬着陆”,有关部门将增加基本建设投资,尤其是钢材消耗强度较高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与高速铁路项目,作为扩大内需主要手段。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出现好转,将会使得2013年内新开工面积与施工量有较多增加。

      受其影响,新一年内中国钢材需求会有恢复性增长,预计全年粗钢消费(含出口,下同)有望达到7.5亿吨,增幅在5%以上,比上年提速。从时间上看,由于大部分投资项目批复于去年6月至8月期间,按照6个月的滞后期测算,上述项目的实际钢材需求,(从备料开始)将在2013年开春前后逐步体现出来。

      新一年内钢材需求的恢复性增长,势必引发国内产量相应提速。预计全年粗钢产量将会达到或超过7.5亿吨,增幅在4%以上,高出去年增长水平。同样由于需求拉动,新一年内铁道用钢材、中厚板等产品产量有望结束下降局面,钢筋、线材、钢管等产量保持较大幅度增长态势,热轧薄板等产量增幅会有回落。

      由于铁矿石、焦炭价格高出上年水平,进而提高了钢材成本支撑力度。在需求、成本与货币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全年钢材价格温和回升,其中建筑钢材市场好鱼生产用钢材。

      两大产业推动有色金属升温。建筑业与制造业为中国铜、铝、铅、锌、镍等有色金属的主要消费领域。因为2012年11月19日星期上述两个行业的不景气,致使2012年全国有色金属需求低迷,并因为美元指数扬升,致使国内有色金属价格震荡下行。预计进入2013年后,上述有色金属市场的“致冷”因素会发生很大改变,尤其是中国制造业与住房销售的相继回暖,以及国际“热钱”向中国涌入,势必推动全国有色金属量价齐升。虽然世界经济复苏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此引发全球有色金属价格波动,但总体来看,中国制造业与房地产业最困难时期已经过去,震荡上行,将成为新一年其市场主调。

      煤炭市场稳中有升。有关部门分析,去年全国火力发电、冶炼、水泥等耗煤产业的明显减速,煤炭需求最为疲软。另一方面,去年全年煤炭产量或超过37亿吨,超出实际需求,这是前段时期煤炭价格持续走低的重要原因。2012年9月份后,国内沿海地区煤炭价格虽然出现了上涨,但整体市场依然供大于求,社会库存压力较大。据有关资料,2012年9月末,全社会煤炭库存接近3亿吨。随着国家扩大需求措施效应显现,2013年中国上述耗煤行业逐步升温,预计全国煤炭需求会有较多增长,但不会出现整体供应紧张局面,价格行情稳中有升。如果煤价并轨方案推出实施,改由市场定价长期人为扭曲偏低的电煤价格会有所上涨。

      橡胶市场温和回升。主要收到经济减速影响,特别是汽车产销低迷及各类橡胶制成品出口增速急剧回落影响,去年全国橡胶需求小幅增长,其中主要耗胶产品——轮胎前三季度产量同比增幅仅为4%,预计去年全年橡胶需求增幅不会高出5%,明显低于整体经济增长水平。受其影响,全年橡胶新增资源量在800万吨左右,比上年增幅在6%以下。

      随着经济增速的企稳回升,预计2013年国内轮胎、传送带等橡胶制品产量相应回升,由此推动橡胶需求增长,供求关系会有改善。预计2013年中国橡胶需求橡胶消费(含出口,下同)有望达到800万吨,增幅在6%以上,超过上年水平。

      资源供应方面,预计去年全年各类橡胶进口量会达到或超过370万吨,增幅在5%以上;国内合成橡胶全年产量向400万吨靠拢,增幅在7%以上;如果不出现严重自然灾害,预计国内天然橡胶产量超过80万吨,也比上年有所增加。 因为石油价格上涨的拉动,成本增加以及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全年平均价格明显高于上年水平。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