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互动
  • 7:书评
  • 8:一周财经大观
  • 9:股市行情
  • 10:市场数据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获批后低调蛰伏 30余只投连险静候入市时机
  • 港股周线收十字星
    外资行仍看好中资银行股
  • 原油一季度或震荡走强
    中国仍是全球石油需求主力
  • 年初投行再掀降薪潮 保代津贴一月砍四万
  • 大盘调整格局延续 机构建议关注九大行业重组题材
  • 本周融资余额增长放缓
  •  
    2013年1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5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市场
    获批后低调蛰伏 30余只投连险静候入市时机
    港股周线收十字星
    外资行仍看好中资银行股
    原油一季度或震荡走强
    中国仍是全球石油需求主力
    年初投行再掀降薪潮 保代津贴一月砍四万
    大盘调整格局延续 机构建议关注九大行业重组题材
    本周融资余额增长放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年初投行再掀降薪潮 保代津贴一月砍四万
    2013-01-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潘圣韬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李剑锋

      

      以往的岁末年初,都是投行人员频繁跳槽以实现身价“连级跳”的最佳时刻,不过这样的好光景如今随着行业步入低谷而不复存在。实际上,在投行普遍不堪重负的背景下,业内给保代降薪的消息不绝于耳,近期更是有投行将保代月度津贴直接砍半。

      “从2013年开始一个月降四万,而且是大家一起降。”国内某中型投行的内部人员告诉记者,此次针对保代人员的减薪,公司下了很大的决心,幅度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如果按照业内平均8至10万的保代津贴来算,这一降相当于收入被砍去一半。”

      该内部人士还透露,此次降薪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去年IPO停发后对于公司投行收入影响很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越来越明显,短期内也看不到新股发行重启的希望。”

      “开源”难度较大的情况下,“节流”无疑是缓解矛盾的最为直接的手段。以一家拥有40至50名保荐代表人的中等规模投行为例,若平均降薪4万元,那么一个月可节省人力支出160-200万元,一年便可节省成本约2000万元。

      “这对于本身绝对盈利水平就不高的投行来说,财务状况的改善还是很明显的。”某投行负责人表示。

      回到保代人员的层面,面对待遇上的大幅滑坡,部分从业人员也表示理解。武汉某券商投行保代认为,投行人员收入本来就应该和其创造的业绩挂钩,而超高的保代津贴中其实蕴含了保代稀缺性溢价。

      “如今形势不同了。IPO不放行意味着你不能给公司带来直接收入,而近两年保代人员也因为群体的扩张而不再稀缺。从这两方面看,降薪是必然趋势。”上述保代表示。

      记者也从另外几家券商处了解到,给投行人员降薪在业内已不是秘密,并且成为各家投行“过冬”的必要手段。不过投行采取的降薪方式不尽相同。

      比如上海某券商投行,在整体降低员工薪酬的同时,对于有项目在会里排队的人员,给予适当补贴。“虽然现在看来保代人数有些冗余,但中国未来的市场潜力仍十分巨大,长期看投行人员的规模还会继续扩张。”该券商投行负责人在谈到行业前景时,显得较为乐观。

      然而不管远景多么可期,回到现实的投行从业人员们还是得面对短期的尴尬。据了解,在IPO暂时无法放开,且即使放开竞争也趋于饱和的情况下,不少投行人员开始探索IPO“上游”业务。

      “以前我们做项目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上市,中间的过程可能会处理得比较毛躁。现在思路有所转变,一个好的项目,我们想的是如何把它精心运作好,充分发挥这个项目的特点,最后也不一定要上市,卖给上市公司也是一个不错的出路,实现几方面利益的最大化。”某资深保代表示,“这样项目的选择空间也打开了,我们的思路、盈利模式也会呈现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