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封面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要闻
  • 6:海外
  • 7:金融货币
  • 8:证券·期货
  • 9:证券·期货
  • 10:财富管理
  • 11:财富管理
  • 12:观点·专栏
  • A1:公 司
  • A2:公司·热点
  • A3:公司·纵深
  • A4:公司·动向
  • A5:公司·融资
  • A6:专 版
  • A7:研究·市场
  • A8: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9:股市行情
  • A10:市场数据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36家公司元月停牌筹划“大事”
    股市反弹或催生资产重组热潮
  • 新三板挂牌企业猛增
    PE/VC突击入股13家
  • 要么靠收费要么靠广告
    视频巨头加码移动战略
  • 光速安振
    完成1.68亿美元基金募集
  • 天翼视讯IPO进程提速 今年计划B轮融资
  • 武汉“四板”
    又有10家公司挂牌
  •  
    2013年1月31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公司·融资
    36家公司元月停牌筹划“大事”
    股市反弹或催生资产重组热潮
    新三板挂牌企业猛增
    PE/VC突击入股13家
    要么靠收费要么靠广告
    视频巨头加码移动战略
    光速安振
    完成1.68亿美元基金募集
    天翼视讯IPO进程提速 今年计划B轮融资
    武汉“四板”
    又有10家公司挂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36家公司元月停牌筹划“大事”
    股市反弹或催生资产重组热潮
    2013-01-31       来源:上海证券报      

      股市自去年12月以来的强势反弹,给上市公司各项资本运作打开了空间。因重大事项停牌的36家公司中,大多数公司停牌是筹划定向增发融资或收购资产,不少公司将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记者 吴正懿 ○编辑 全泽源

      

      随着二级市场强势反弹,部分上市公司酝酿良久的“重大事项”纷纷破茧而出。据记者统计,截至昨日,今年1月份以来因重大事项停牌的公司达36家,同比倍增,筹划事项包括重大资产重组、定向增发募集资金、股权激励计划等。值得注意的是,趁着市场上涨势头渐趋明朗,类似的重大资产重组等事项或加速出炉。

      

      重大事项多涉定向增发

      益佰制药昨日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因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股票自1月30日起停牌。

      据记者统计,这是本月以来,沪深两市第36家公司因重大事项停牌。而2012年1月份,两市共有17家公司因重大事项停牌。

      一个重要背景是,去年12月以来,震荡已久的大盘出现一波凌厉反弹,上证指数触底1949.46点后一路上扬,昨日收报2382.48点,累计涨幅达22%,且后市行情被普遍看好。无论是定向增发还是股权激励,都面临一个较好的推出契机。

      据记者梳理,因重大事项停牌的36家公司中,金螳螂、兴业矿业、浩宁达3家公司最终终止了筹划重大事项,其余33家公司中,少数公司因筹划股权激励、B转H股或利润分配预案停牌,大多数公司停牌是筹划定向增发融资或收购资产,不少公司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标准。

      例如,尚在停牌中的福成五丰公告,正与有关方面就发行股份购买福成肥牛餐饮100%股权、三河福成都市食品100%股权的重大资产重组事宜深入协商。中科英华拟以非公开发行股票或现金收购等方式,收购成都广地持有的德昌厚地稀土50%股权。上工申贝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德国缝制设备企业。另外,开滦股份、华润锦华、宝光股份、ST澄海、北矿磁材等公司均明确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此外,定向增发融资的案例也为数不少。比如,丹邦科技拟增发不超过5300万股股票,募资6亿元投入“微电子级高性能聚酰亚胺研发与产业化”项目。通达股份拟发行不超过3200万股,募资3.8亿元投入新型节能特种导线生产线建设等项目。康缘药业拟向控股股东康缘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汇康资产管理计划发行2019.07万股,募资3.6亿元投入1500吨植物提取物系列产品生产项目并补充流动资金。动力源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5000万股,募资2.27亿元投入3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这背后的资本逻辑是,在股价相对低位、而市场又处于上升通道时推出定向增发方案,其增发价格也相对处于低位,股价继续上涨后,方案实施的可能性较大。此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也是同样的道理。反之,如果在推出定增方案或股权激励计划之后股价大跌,方案被废止的可能性较大。

      较具代表性的案例是福成五丰。该公司曾于2011年4月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向控股股东等对象发行股份购买福成肥牛餐饮100%股权,但1个多月后宣告终止。如今,公司又筹划收购包括福成肥牛餐饮在内的资产。值得注意的是,若公司本次推出资产重组,其增发价格比前次降低了约20%,显然为大股东所乐见。

      

      资产重组方案或趁势而出

      引人关注的是,基于当前的二级市场趋势,部分早有重组计划的公司或将趁势推出定向增发方案。

      值得关注的一种类型是实际控制人已发生变更,公司存在较强的重组预期。例如,去年6月,ST明科和西水股份同时公告,分别收到第一大股东正元投资通知,正元投资股权结构、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化,明天控股将直接持有正元投资36%股权,成为正元投资第一大股东。由此,明天控股将成为ST明科、西水股份实际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明天控股在权益变动报告中表示,公司将对两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状况做进一步分析,研究制定相关提案、建议,通过法定程序提请上市公司决策层研究论证。对于两家公司的资产重组计划,公司将针对上市公司目前实际状况,从维护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利益角度出发,为上市公司下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和规范运营提出合理化议案。

      此外,南风化工、多伦股份、东百集团等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发生了变更。

      另一种情形是,某一家公司的资产重组,或将带动行业整体的重组热潮。例如,航空动力1月23日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初步确定的重大资产重组草案为,拟向中航工业集团所属单位发行股份,收购其持有的发动机相关资产业务。

      随着近期军工股反复活跃,多家机构预计,国防资产证券化、政策鼓励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等政策,将使军工资产重组有望迎来第二波高峰。航空动力在此时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引发军工股板块的重组遐想。贵航股份等存在较强重组预期的军工股的想象空间被打开。

      再如,停牌中的开滦股份披露,控股股东开滦集团拟对公司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业内普遍预测开滦集团将注入煤炭资产实现整体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上世纪90年代煤炭业整合的需要,信达资产通过债转股持有数十家国有煤炭企业股权,且该部分债权股大多数是上市公司母公司的股权,涉及的上市公司包括开滦股份、大同煤业、淮南矿业、西山煤电、阳泉煤业等。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上市公司大股东筹划的重大资产重组,必须先通过信达资产这一关。

      基于此,开滦股份的重大资产重组案例具有典型意义。一旦开滦股份资产重组成行,其他煤炭类上市公司或将纷纷效仿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