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资质平庸收入一般的普通人,如果来生可以选择出生在哪,做一个维京人准没错儿。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昨日出刊,封面是《下一个超级偶像》:瑞典、丹麦、挪威和芬兰这四个主要北欧国家。
从经济竞争力到社会保障再到幸福指数,北欧各国排名均居世界前列。发展理论学者愿意把成功的现代化称之为“接近丹麦”。这块曾经被认为是DIY家具和阿巴乐队代名词的地方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文化热土,它孕育出了《谋杀》、玛诺餐厅以及愤怒的小鸟。
北欧模式为世界各国,尤其是负债累累的国家绘制了一幅如何改革公共部门,如何让国家运行更加高效、灵活的美妙蓝图。
1993年,瑞典的公共支出占到GDP的67%,《长袜子皮皮》一书的作者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几乎不得不将全部收入用于交税。1970年,瑞典是第四富裕国家,可到了1993年却跌倒了第十四位。
一切都表明,上世纪70到80年代,北欧国家曾大刀阔斧实行的“大收大支”政策是一场灾难。自那以后,北欧国家开始改变路线。
在任何领域,北欧各国都信奉实用主义,他们不在乎由谁提供服务。丹麦和挪威准许私人公司运营公立医院,瑞典实行的教育券计划准许以盈利目的的私立学校和公立学校竞争,丹麦也有类似的教育券,而且人们还可以对其进行充值。如果让提出教育券思想的米尔顿·弗里德曼选择,他一定更愿意把家安在斯德哥尔摩而不是华盛顿。
政务透明度和技术化管理,这一点北欧国家比大部分其他国家都做的要好。所有学校和医院的绩效都将被考评,政府的被迫在阳光下运转,因为任何人都可以调阅办公记录,如果政治家不骑自行车而是使用政府的豪华轿车将受到人们的诟病。这个创造了Skype和Spotify的国家同样在电子政务方面领先:发一条短信你就可以完成纳税。
他们崇尚自由贸易,拒绝对本国标志性企业进行保护:瑞典可以让萨博汽车公司破产,如今沃尔沃已经被中国的吉利公司所有。他们关注长期战略,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挪威拥有的6000亿美元的主权基金。
如今,瑞典政府支出占GDP的百分比下降到了18%,比法国还少并将很快会低于英国。同时他们还降低了税收:公司税为22%,远低于美国。北欧各国关注收支平衡,当奥巴马和国会就福利制度改革犹豫不决的时候,瑞典已经彻底改造了该国的养老金体系,现在它的预算赤字为GDP的0.3%而美国则为7%。
向北欧学习的主要经验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实用主义,这些国家之所以受欢迎不是因为政府大而是因为其运转良好。一个瑞典人缴的税确实比加利福尼亚人要多,但是他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免费的医疗。
北欧人推行的改革意义深远,不但克服了工会的困扰还消除了行业游说。事实就是这样,你可以把市场机制引入福利国家从而提高其运行效率,你也可以在合理的基础上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从而避免把包袱甩给子孙后代,但是你必须愿意根除腐败和利益团里,你必须做好准备抛弃恼人的左右之争,在各种政见持有者中集思广益。